从现实镜像到无尽彼岸,艺术家以作品构建雕塑更多的可能性。

2024年5月11日下午,“无尽的彼岸——胡柯雕塑作品展”在成都兰艺术空间拉开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展览由兰艺术出品,兰艺术创始人罗文涛担任出品人,艺术批评家、大浦当代艺术馆馆长崔付利担任策展人。作为机构推出的首场雕塑作品展,呈现了胡柯不同阶段创作的雕塑及装置作品共11件。

策展人崔付利、艺术家胡柯、出品人罗文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策展人崔付利、艺术家胡柯、出品人罗文涛

开幕式由罗文涛主持,本次展览策展人崔付利,极少艺术中心馆长、近悦儿童美术馆学术顾问、策展人田萌,艺术家胡柯相继致辞。

一直以来,兰艺术致力于发现在艺术上具有潜力的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作为机构的重点展览项目,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已经步入到第六个年头。FFA源自英文find the future artists。立足成渝,面向全国,发掘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推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完善青年艺术生态,培养公众的美学艺术修养,促进艺术走入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室里看到了胡柯的雕塑,当时就被作品所打动,并试着联系到他,进行展览邀约。”罗文涛表示,“在兰艺术位于麓镇的空间里,呈现了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很开心看到《FFA青年计划》项目所推出的多位优秀艺术家活跃在各大美术馆的展览当中。作为机构,有幸参与并见证了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作为机构的首场雕塑展,相信胡柯作品中的创作力和爆发力,会给观众带来很多的惊喜。今后,兰艺术也将持续以开放的姿态关注青年艺术,陪伴青年艺术家成长,带给朋友们更多元的艺术分享。”

艺术批评家、大浦当代艺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崔付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批评家、大浦当代艺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崔付利

在崔付利看来,胡柯的作品以别具一格的雕塑语言、无比细腻的情感捕捉以及深邃的社会现实体悟,激起了观者的强烈共鸣。“我与胡柯是很多年的好友,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上,对彼此都很了解。在观念盛行的今天,艺术家始终坚守着对雕塑语言的探索和建构,作品极具爆发力和敏锐的批判性。胡柯的创作世界曾经被一个孤独、迷茫且消解了传统性别界限的人物形象所主导,这些形象以静默的雕塑语言述说着他对人性、社会乃至宇宙的追问和反思。在早期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他细腻的表现手法和对色感的迷恋,作品充满手工性,人文关怀和个人态度,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对生命进行终极追问。近年来,他的雕塑出现了多元化的元素和题材,马、竹、太湖石、宇航员、梯子等。从这种变化的表象,可以看出胡柯作品的内在转变:从过去转向未来,接受冒险,无处不在的变化,时间和空间的可塑性。我们不否认胡柯当下的雕塑语法中仍有隐喻性,但他已经跨越了过去的感知层面和情感独白,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回忆、辨认和重新发现后的自我确认。如果说过去他所强调的是批判意识,是一种‘现实镜像’的情境,那么现在的作品消解了过去的单向度,进入了更多元的维度,像在不断的建构与修复。艺术家用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温润的方式,在‘无尽彼岸’中去构建新的可能性。这种变化跟时代有关,跟个人经历也有关,同样为这个时代如何进行雕塑探索提供了具有价值的个案研究。”

极少艺术中心馆长、近悦儿童美术馆学术顾问、策展人田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少艺术中心馆长、近悦儿童美术馆学术顾问、策展人田萌

“我与胡柯认识十多年了,上学时候看到他的创作,当时就觉得很震撼。”田萌认为,胡柯早期的作品有一种历史的维度,关注时代之下个体的境遇。同时,艺术家没有满足和停留在当年的雕塑风格与成就之上,而是有勇气去进行突破,对雕塑语言进行实验。“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创作,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在追求高效率的时代,这种生产方式似乎显得尤为低效。胡柯不计成本,坚持雕塑创作是非常宝贵的。在制作的过程中,艺术家的情感注入使得作品间有着微妙的变化,也更具生气。这也是艺术作品有别于工艺品的地方,正是通过这些细节和观念的传达,作品才足够动人。”

艺术家胡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胡柯

艺术家胡柯致辞时对机构、策展人以及到场的嘉宾们首先表示了感谢,在他看来,这次展览以一种自由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来进行作品的布置。展出的11件作品呈现了自己两种不同的状态,既有人文情怀,也呈现出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

《无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烬》
《彼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岸》
《物·境》(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境》(局部)
《密室 NO.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室 NO.12》

进入一楼展厅,观众可以看到胡柯的四件作品《无烬》《彼岸》《物·境》和《密室 NO.12》。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书本”是胡柯作品当中很早就出现的元素,不同于早期作品的是《无烬》的材料为纸浆,艺术家用矿质颜料进行着色,辅以灯光,表现出“火”的形态,更显轻盈与灵动;《彼岸》中,当带有宗教和神性色彩的佛像被水晶胶所塑造的快消时代的气泡膜所阐述时,凸显出对精神性与实用性的思考;《物·境》弱化了“人”的符号,用空来消解人体生物的意义,呈现一种物的状态,并与环境相融合;《密室 NO.12》作为艺术家早期的创作,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服装,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到特定的年代和文化语境当中。

二楼展厅

《进化·神话 NO.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境》(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境》(局部)

二楼大的空间,被胡柯充分利用了起来。高达4米85的装置作品《进化·神话 NO.1》中,艺术家将梯子、猿猴和宇航员构建在了同一空间,并用光影和镜面的纵深感丰满作品的层次,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宇宙,艺术家以人类求生的状态表现出科技时代的处境和文化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同样,作品《云·境》可以看作胡柯对《密室》系列的延伸,同样是摞起来的书本,上面的人物从无性别指向的个体变成了戴头盔的宇航员形象,色彩也更具未来与科技感。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消费主义时代,艺术家的创作以一种非暴力对抗的场景和戏剧的元素,从个人私密的情感走向更为广阔的场景,提示着我们,人类充满欲望前行的同时别忘了回望历史和反思当下。

《密室 NO.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室 NO.18》
崔付利、胡柯向川美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介绍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付利、胡柯向川美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介绍作品
《密林 NO.1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林 NO.1 》

现场,展出了《密林》系列的4件作品,其中《密林 NO.1 》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最佳艺术奖。通过大量的反复实验,胡柯在三维空间中用不锈钢的材料来呈现中国传统的枝桠和古典绘画的审美趣味,并将人物置于其间。《密林》系列的3件作品,可以看到艺术家对马、竹子、太湖石等题材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林 NO.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林 NO.4》
《密林 NO.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林 NO.9》
《密林 NO.10 》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林 NO.10 》 局部

现场嘉宾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川音美术馆馆长、川音成都美院副院长曾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和纪录片制片人林书传,极少艺术中心馆长、近悦儿童美术馆学术顾问、策展人田萌,独立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史学家廖上飞,成都蓝顶美术馆执行馆长、策展人董艳娜,专程从重庆来的艺术家陈正乾、马建卫、向国华,艺术家朱峰、郝建涛、程毅、普鹏、张洋,媒体人丽琴,十方书院主理人陶然以及热爱艺术的朋友们齐聚一堂。

无尽的彼岸——胡柯雕塑作品展

策展人:崔付利

出品人:罗文涛

出品: 兰艺术

展期:2024年5月11日—6月10日

地点:麓镇新雨街26栋附211/311号兰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艺术 LANART滋养于成都丰厚的艺术土壤,致力于发掘优秀青年艺术家和展示优秀艺术作品的平台。从2019年至今 ,发起《FFA青年计划》(系列展览),FFA 源自英文 find the future artists(发现未来之星), 面向全国,发掘优秀青年艺术家,研究西南青年艺术生态,梳理出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