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92年的历史篇章中,年仅15岁的宋哲宗赵煦步入了立后的年纪,皇太后向氏与太皇太后高氏,这两位宫中的权力女性,开始为年轻的皇帝精心挑选一位合适的皇后。

经过层层筛选,她们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孟氏身上,一位出身显赫的贵侯孙女,她被选定为中宫之主。

大婚之夜,孟皇后身着华美的婚服,端庄地坐于床边,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皇帝的驾临,然而,宋哲宗的一句“太丑了,太丑了,真不好看!”却无情地击碎了她的所有幻想。

孟皇后的心碎了,她的泪水悄然滑落,面对转身离去的皇帝,她不知所措,只能默默承受这份新婚之夜的屈辱。

尽管孟皇后的容貌并非丑陋,但在宋朝,皇帝选妃往往以美貌为先,而孟皇后的姿色只能算是平平。

宋哲宗虽然对这位新立的皇后并不满意,但出于对两位太后的尊重,他还是勉强与孟皇后圆了房,之后她生下了一位公主,取名福庆。

宫女刘氏的崛起与孟皇后的挑战

在孟皇后立后的前一年,宋哲宗的心中早已有了所属,那便是宫女刘氏,刘氏以其出众的容貌和才情,早已俘获了少年皇帝的心。

宋哲宗对她一见倾心,渴望能与她共结连理,然而,由于皇后之位尚未确定,加之刘氏的出身并不显赫,这段情感只能暂时压抑。

高太后的逝世为刘氏的晋升之路扫清了障碍。她很快被提拔为婕妤,获得了宋哲宗的专宠,得到皇帝宠爱的刘婕妤开始变得骄傲自大,她不再向孟皇后行礼,甚至公然挑战皇后的权威。

面对刘婕妤的挑衅,宋哲宗选择了视而不见,这种默许的态度进一步助长了刘婕妤的野心。

当孟皇后唯一的女儿福庆公主不幸病逝,孟皇后的悲痛被刘婕妤所利用,她四处散播谣言,声称孟皇后使用符咒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并企图诅咒皇帝。

宋哲宗在愤怒之下,未加详查便废黜了孟皇后,将她逐出宫廷,贬为僧尼。

宋徽宗的即位与孟皇后的复位

1100年,宋哲宗英年早逝,因其无子嗣,其弟端王赵佶被立为新的皇帝,即宋徽宗,宋徽宗的上位背后,离不开向太后的鼎力支持。

因此,新君对向太后的意见十分重视,即位不久,宋徽宗便在向太后的建议下,将被废的孟氏重新迎回宫中,并恢复了她的皇后位号。

然而,好景不长,向太后驾崩后,此时已被尊为皇太后的刘氏,再次掀起了波澜,她视孟皇后为心腹大患,联合当朝宰相蔡京,对宋徽宗施加压力,

在刘氏的不断挑唆下,孟皇后再次遭受废黜,被迫离开宫廷,开始了她凄凉的庶民生活。

靖康之耻与孟皇后的幸存

1126年,孟皇后的命运再次发生转折,她所居住的瑶华宫不幸遭逢大火,宫室付之一炬,无奈之下,孟皇后只得移居至延宁宫,谁料,紧接着延宁宫也发生了火灾,孟皇后只得流落至平民家中借住。

这一连串的不幸事件,却在不经意间为孟皇后带来了生机,1127年,金兵攻陷了北宋都城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

当时,所有有位号的嫔妃几乎都未能幸免于难,被金兵俘虏并押送至北方,遭受无尽的屈辱与苦难。

由于孟皇后早已被废黜,失去了位号,加之她当时身处平民之家,因此奇迹般地逃过了被俘的厄运,

而此时,宋徽宗曾有意将她再次迎回宫中,恢复其皇后名号的诏令还未及下达,汴京便已陷落,命运的这一转折,让孟皇后成为了皇室中少数幸存的一员。

南宋的建立与孟皇后的影响

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孟皇后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痛之中,而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胸怀和智慧。

她亲笔写信给在外的康王赵构,劝其早日称帝,以图恢复宋朝的江山社稷,孟皇后的支持,为赵构的即位增添了正当性,为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赵构成为了南宋的开国君主,即宋高宗。

南宋建立之初,国内动荡不安,甚至发生了逼宫的兵乱,乱军要求高宗退位,并请孟皇后垂帘听政。

孟皇后表面上应允了乱军的要求,但暗中却迅速联络了忠于宋朝的大将,起兵勤王,最终平息了兵变,事变之后,孟皇后选择撤帘,不再干预朝政,但她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南宋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孟皇后的晚年与逝世

在平息了兵变之后,孟皇后选择了隐退,她的晚年生活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和照顾,在祖孙的慈爱和孝心中,孟皇后安详地度过了余生。

尽管历经坎坷,孟皇后却始终保持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她的智慧和坚韧,为多难的宋朝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孟皇后唯一的女儿福庆公主出生之时,曾有道士预言她将是孟皇后命中的福星。

然而,当公主不幸夭折,道士却依旧坚持其预言不变,起初,孟皇后对此深感疑惑,但在随后的年月里,她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领悟到道士话语中的深意。

孟皇后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她的智慧、坚韧和牺牲,为宋朝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