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攻克南京,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到广德,被洪仁玕接到湖州。接着,洪仁玕护送幼主去湖北寻找陈得才,然后去西北创业,途中被席宝田袭击,全军覆没。
洪仁玕被俘虏后,写下自述,其中有部分内容是专门驳斥李秀成自述。同样,李秀成在数万言自述中,也对洪仁玕不满意,双方都对彼此有怨言。
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玕都是太平天国顶梁柱,支撑摇摇欲坠的江山,为何关系不好呢?被清军俘虏后,他们依然抱怨对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又是为何呢?
李秀成、洪仁玕之间的矛盾,是太平天国灭亡的缩影。诸侯王之间,权力斗争激烈;洪秀全待遇不公,任人唯亲;大战略上,两人意见不一,目标不明确。
第一,洪仁玕来到南京,册封王爵,李秀成充满怨言。
1859年,洪仁玕来到南京,洪秀全非常高兴,当即授予弟弟重任。半个月时间不到,洪仁玕便从一位“新人”一跃成为仅次于洪秀全的二号人物,册封干王七千岁,令人瞠目结舌。
洪仁玕,何许人也,为何享受这么好待遇?答案不言而喻,洪秀全任人唯亲,重用自己人,让李秀成非常不满意。
早年创建拜上帝教,洪仁玕重要参与者之一,但他并未参加金田起义。来到南京之前,洪仁玕对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没有多大贡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寸功未立,仅仅是天王的兄弟,就能封王爵?更重要的是,洪仁玕的“干王”是七千岁,与当年南王冯云山一个级别。此外,洪仁玕是军师,在“军师负责制”下的太平天国,可以总管朝政。
太平天国军师,一共4人,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至于翼王石达开,即便天京事变后回京辅政,也得不到军师头衔,这是石达开外出单干的重要原因。
李秀成看来,洪仁玕有什么本事,凭啥拥有这么多权利?永安投军以来,李秀成从小兵拼杀,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位小兵成长为方面军大将,他对洪仁玕这种半路杀出来的王爵,自然瞧不起。
李秀成自述中,就痛斥洪秀全任人唯亲,也发泄对洪仁玕的不满。可以说,李秀成与洪仁玕的糟糕关系,始于洪秀全的偏心,或者说任人唯亲。要知道,洪仁玕封王爵时,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猛将,都不得封王。
第二,封地制下,洪仁玕偏袒陈玉成,跟李秀成不是一个阵营。
洪仁玕封王,除了洪秀全,其他将领都有怨言。对此,洪仁玕也心知肚明,为了缓和内部矛盾,洪仁玕决定拉拢实力派,尽量避免冲突,维护大局稳定。
究竟拉谁呢?洪仁玕把目标对准了最强的陈玉成。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精兵悍将损失殆尽,陈玉成得以崛起。
正如李秀成自述中说,攻打江浙之前,自己没多少兵力,处处都看陈玉成脸色办事,充当他副手而已。事实的确如此,桐城大捷、浦口大捷、三河大捷,以及摧毁江北大营,陈玉成都是绝对主力,没有之一。
李秀成每一次遇到困难,都找陈玉成帮忙。所以,洪仁玕拉拢陈玉成,是有明确目的。至于李秀成,此时还不在洪仁玕考虑范围。再则,李秀成跟朝中大臣林绍璋关系很好,而林绍璋跟洪仁玕、陈玉成关系都不好。
陈玉成能封英王千岁,原因是什么?三河大捷,并非主要原因,洪仁玕的提拔才是关键。三河大捷是1858年底,陈玉成封英王是1859年中旬,还在洪仁玕之后。
如果陈玉成真的凭借军功封王,应该是三河大捷后立刻封王,而不是排在洪仁玕后面。李秀成自述中,也说洪仁玕封王之后,众将不满意,洪秀全才采纳洪仁玕的意见,封陈玉成为英王。
陈玉成封王后,对洪仁玕感激不尽,两人成为政治上的盟友。此后,陈玉成每一次带兵作战,洪仁玕都在朝中尽量支持,充当英王的后盾。例如,安庆之战,洪仁玕全力支持,但林绍璋则不买账。
封地制下,诸侯王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都不希望落在别人后面。陈玉成封了英王,李秀成呢?当然没有封王,他整天在抱怨,对洪仁玕、陈玉成牢骚不断。
李秀成自述中,他说出自己封忠王千岁的原因。洪仁玕、陈玉成封王,李秀成闷闷不乐。此时,李秀成困守浦口,独自抵御清军,内心很压抑。
李昭寿得知情况,便多次书信李秀成,建议他投降清朝,享受荣富贵。洪秀全的人截得书信,天王恼羞成怒,担心李秀成投降,便封锁长江,阻止他渡江,还扣留家人当人质。
洪秀全此举,李秀成心灰意冷:拼命厮杀,却得不到封王,洪秀全还这么对待自己,李秀成差点崩溃了。但是,李秀成没有投降,他坚守浦口,忠心可鉴。
看到李秀成这么拼命,洪秀全也担心自己若是太过分,李秀成真的会投降,这才同意封王。洪秀全派人送来忠王牌匾,号“万古忠义”。
当然,与李秀成一起封王的,还有蒙得恩、林绍璋。此后,李秀成、林绍璋成为盟友,是一个阵营,与洪仁玕、陈玉成阵营抗衡。
李秀成封王后,信心满满,立刻从浦口南下,书信各路诸侯来开会,一起摧毁了江南大营,然后东征苏常,夺取江浙财税重地。
攻取常州后,陈玉成、李秀成出现了分歧,他们都想扩充领地。李秀成派兵去常州,与陈玉成部将吵架,双方都视彼此为“野长毛”。
李秀成又通过林绍璋关系,在朝中运作,最终得到常州。陈玉成,起初想控制常州,但需要李秀成协助西征,只能暂时忍让。
夺取丹阳后,李秀成还想拿下这块土地,陈玉成寸步不让。陈玉成通过自己的盟友洪仁玕,把丹阳控制在手里,守将是族叔陈时永,这是英王在江浙的唯一领地。
第三,李秀成、洪仁玕在战略方向上,分歧太大,难以调和。
洪仁玕、陈玉成是一个阵营,林绍璋、李秀成又是一个阵营。太平天国后期如同军阀,都有自己的小打算,很难拧成一股绳。
两个阵营中,洪仁玕、李秀成之间的战略分歧非常大,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都说对方破坏了好事。这些分歧,主要是两方面:与列强关系,以及进军方向。
李秀成认为,想要击败清朝,就必须夺取江浙财税重地。想要江浙稳定,把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就必须夺取上海,以及取得主要出海口。
洪仁玕则认为,太平天国要想胜利,应该先西征上游,夺取荆州、襄阳,然后进入四川、陕甘,建立根据地。如此,洪仁玕、陈玉成都反对东征,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西征上。
西征想要成功,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处理跟列强关系。工业时代,列强的军事优势太明显,对冷兵器的农业军队,几乎是降维打击。太平天国、清朝究竟谁能笑到最后,与列强关系很大。
洪仁玕的想法是与列强搞好关系,不能进攻上海,尽量在谈判中让他们支持太平天国事业。列强支持,太平军非但没有后顾之忧,还能得到先进武器,尤其是铁甲舰,这足以消灭湘军水师。
列强支持,太平军西征会很顺利。如此,太平军不但能解除安庆之围,还能拿下荆州、襄阳、四川,实现了全控长江的战略目标,接着,利用清军主力集中江南的有利时机,出兵陕甘,控制西北。
江南、西北、西南在太平天国手中,太平军就能三路出兵,与清朝逐鹿中原,一战定乾坤。可以说,洪仁玕目标是西征,前提是与列强搞好关系,不要打仗,尤其是不能打上海。
李秀成就不一样,他非要拿下上海不可。原因很简单,上海是重要口岸,得不到上海,江浙基地就不完整,也少了很多财富。再则,清军残余在上海,如果不乘势消灭他们,迟早是个隐患,让清朝有反攻的机会。
要不要进攻上海,如何处理跟列强关系,这是洪仁玕、李秀成矛盾的关键。洪仁玕不希望李秀成破坏大局,李秀成则想“和平接收”上海,便带兵出征,去消灭清军余部。
李秀成第一次攻打上海,英法直接出兵干涉,舰队炮击太平军。李秀成在战斗中受伤,但为了避免冲突,破坏正在进行的谈判,便选择撤退。
李秀成选择克制,但洪仁玕、林绍璋与英国代表宾汉的谈判却陷入僵持。英国本就没有谈判诚意,太平天国又不愿意承认不平等条约,谈判自然没有结果。
李秀成是否进攻上海,对英国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清朝能开出的条件,太平天国做不到。但是,洪仁玕被洪秀全责骂之后,便抱怨李秀成,说他坏了自己的好事。
进攻上海失败,李秀成才在洪仁玕的劝说下,无奈西征。但是,李秀成也不想配合陈玉成,他不认为西征武昌就能解除安庆之围。
李秀成西征,除了给洪仁玕面子,更重要的是去江西、湖北招收起义军,以及接管从广西脱离石达开北上的军团。
如此,李秀成把精兵放在江浙看守后方,带着一帮新兵西征,沿途招兵买马,没有按时抵达武昌。陈玉成返回安庆作战后,李秀成便带着招募而来的30万人回到江浙,也不去救援安庆。
1861年9月,安庆陷落,洪仁玕抱怨李秀成:“对上游弃而不顾,徒以苏杭繁华之地,一经挫折,必不能久远。”意思是,不考虑上游安全,只想着江浙,终究要失败。
安庆陷落后,洪仁玕、陈玉成都被革职,受到处罚。李秀成呢?不去救援困守庐州的陈玉成,而是第二次发起东征江浙,并三次围攻上海,与列强作战。
1862年,陈玉成在寿州被苗沛霖诱捕,凌迟处死。陈玉成死后,李秀成孤掌难鸣,独自面对上游、下游的清军,终究走向败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