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8日,中兴智慧城·懿港汇商业综合体在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举行签约仪式。 叶志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翠亨新区大力推进深中经济合作区等平台载体建设,联动成果初步显现。图为翠亨新区马鞍岛。 叶志文 摄

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再提速。近日,衔接深中通道的中开高速中山段取得关键进展,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这为下月深中通道通车打下基础。深中通道与中开高速建成通车后,中山将与深圳、江门实现连通,中山到深圳的车程将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出行时间和运行成本大幅降低,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呼之欲出。

作为深中通道进入珠江口西岸的登陆点,翠亨新区抓住大交通建设机遇,加快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联动,理顺对接机制,打造一体化的发展生态。近半月以来,翠亨新区在深中联动方面新举措、新成果频出,与深圳宝安区等多地开展互访,出台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行动方案,加速“软环境”融合。而在产业领域,成果更为突出。东鹏饮料、中兴网信等一批来自深圳的龙头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新区,两地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扩容“聊天群”??

协作项目持续落地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深中通道登陆点两旁互动的频率也逐渐提高,一批协作项目随之落地。

今年3月,深圳市委外办一行到访翠亨新区,探索深中两地在涉外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交流,深中两地拟在翠亨新区建设深中(翠亨)涉外服务中心。这是继深中明确在翠亨新区共建深中经济合作区,推动建设深中高端人才社区后的又一协作方向。

翠亨新区是深中联动的“先行兵”,在探索深中联动方面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去年,翠亨新区与深圳宝安区签订了两地高质量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两区聚焦产业协作、交通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规划协同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是一次全方位的联动,也是更加“微观”的联动,其中不少领域仍是无经验可循的“无人区”。目前,翠亨新区已实现与深圳宝安、深圳龙华多个政务服务事项“跨城通办”,开设了“跨城通办”窗口。未来,翠亨新区还计划探索在深圳宝安构建“反向飞地”,建设孵化器,联动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通过强化互访,深中“聊天群”不断扩容,翠亨新区与深圳市宝安区等地打开了更多合作的新空间。5月10日,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罗维带队到翠亨新区调研,推动两地深化合作。5月11日,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朗街道党工委书记罗绮冬带队到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考察,学习深圳在乡村建设、城市规划设计、文旅业态打造、绿美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协作成果已初步显现。在翠亨新区共建政务服务平台等一批协作项目有望实现落地,一座座“无形的桥”跨越伶仃洋,正逐渐构建起来。伶仃洋上,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已进入通车倒计时,预计今年6月建成通车。翠亨新区如何翻开深中同城的新篇,让人期待。

升级“产业圈”??

行业龙头进驻翠亨新区

深中联动,产业是重点。翠亨新区目前已集聚了超过30个带有深圳“基因”的企业,深中产业圈不断扩大。

4月28日、29日,翠亨新区发布两个招商引资成果,成为深中产业联动的焦点。4月28日,中兴智慧城·懿港汇商业综合体在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挂牌,由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兴网信”)建设的中兴网信研发中心也正式进驻。中兴网信是中兴通讯旗下专注智慧城市运营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最早进入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企业。进驻中兴智慧城后,中兴网信将建设研发总部和科研型企业孵化基地。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兴网信还计划将智慧医疗业务总部及研究院逐步迁入马鞍岛。中兴通讯副总裁、中兴网信总裁崔良军表示,进驻翠亨新区后,中兴网信将聚焦数字产业,深耕数字行业,在翠亨新区搭建数字产业链。

中兴网信的进驻,为翠亨新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注入新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翠亨新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翠亨新区已集聚江波龙、新益昌、宝利金等一批企业。中兴网信将补强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补上数字经济和软件等方面的力量。值得关注的是,翠亨新区已挂牌运作中山软件园(翠亨新区),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源。

4月29日,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领军企业——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鹏饮料”)与翠亨新区签订投资协议,宣布将在翠亨新区建设中山生产基地。这将是东鹏饮料在全国的第11个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过21亿元。

东鹏饮料已连续三年蝉联国内能量饮料销售量第一、销售金额第二。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销售量占比由2022年末的36.70%提升至43.02%,排名保持第一。落户翠亨新区后,东鹏饮料将设立全资子公司,打造集现代化生产和智能仓储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建设用于8条现代化高端饮料生产线的生产车间。东鹏饮料的进驻,也将为翠亨新区带来新的产业链条,有望带动包括白砂糖、牛磺酸、咖啡因、瓶坯、瓶盖、纸箱等产业链企业集聚。未来,翠亨新区有望在此形成以龙头引领的饮料产业新集群。

在深中产业协作领域,翠亨新区拥有平台加持。去年,深中两地宣布在中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共建深中经济合作区,开展联合招商,构建“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等产业协作模式,做大产业增量。在此背景下,翠亨新区的产业“磁力”不断增强,深圳产业“龙头”越过伶仃洋开展布局。

为打开更大的深中产业协作空间,翠亨新区近两年来在产业园区和平台载体建设上持续发力,陆续建成中山生命科学园等一批园区载体。近日,翠亨新区首个村企合作“工改”项目——翠城1号·翠亨智能制造国际企业谷项目B1栋顺利封顶。未来。翠亨新区将利用“工改”整备出来的产业空间,建设多个翠城系列园区,承接来自深圳以及全国各地的高端产业资源,深中联动的舞台将更加广阔。

完善“软环境”??

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

除了强化与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开展产业协作,翠亨新区还在“软环境”方面作探索。最近,翠亨新区出台《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对标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了对标深圳打造深中一体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

深圳是营商环境的标杆。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3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深圳位列全省第一档位置。而在各种第三方评价榜单上,深圳常年位居前列。

对标深圳,就是对标一流。《行动方案》从完善法治建设机制体系、建立健全营商制度体系、推进严格公正高效司法、推进规范文明监管执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建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改革力度大、措施创新度高。其中,翠亨新区将探索与深圳宝安区建立跨城区“双联双调”机制,联合成立深中跨界人民调解工作室;与深圳市宝安区共同探索综合行政执法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路径,深化市、区两级综合行政执法协作;与市司法局共建珠江口西岸(中山)法律服务中心,加快整合商事调解、仲裁、公证、司法鉴定、律师服务等涉企涉商法律服务资源全域集聚等。

细读《行动方案》可以发现,“融合”“无差异”“一体化”等是当中的高频词。深中联动,企业是主体,企业对营商环境最为敏感。深中开展产业协作和城市融合,必须解决营商环境差异问题,消除环境和制度落差,打造一体化、无差异、要素流动无障碍的“软环境”。这也是翠亨新区以《行动方案》的方式,对标深圳建设一体化营商环境的底层逻辑。

“选择中山、翠亨新区,是看中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深中两城互通后的发展前景。”崔良军近日在中兴智慧城·懿港汇商业综合体项目揭牌仪式上对翠亨新区营商环境称赞有加。

“这里建设热火朝天,政府部门服务专业高效。我们看好中山、看好翠亨新区。”东鹏饮料董事长、总裁林木勤近日到访翠亨新区。他坦言,翠亨新区当下的发展态势,让他想起了改革开放初的深圳。

当翠亨新区与深圳“越来越像”,深中一体化的营商环境将变成现实。这将成为深中联动的“加速剂”,引领两地协作不断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