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了该去找心理咨询师还是精神科医生?

是不是只有精神问题才去看精神科医生?

还是病情严重才去找精神科医生?

关于找心理咨询师还是精神科医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选择题,但我们要清楚,精神科干预和心理咨询不可相互替代,但也并不冲突,甚至在干预某些心理问题上是相辅相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病情初期精神科医生是寻求帮助的最佳选择,可以最先了解到患者病情状况,从病理学角度给患者制定一个专业的诊疗方案,且精神科医生具备诊断权和处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咨询是精神科干预的重要一环,精神科医生经过专业问诊及诊断后,会给予药物、物理和心理方面的干预。显而易见,心理干预在问题的干预上不可或缺,尤其是很多轻中度患者,首先选择的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会通过谈话的方式,以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先做心理咨询还是先看精神科?

具体怎么选择,就看你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你的诉求以及当下的精神状态,又或是曾确诊过精神问题,那么此时精神科药物干预往往是主要的干预方法,心理咨询则为辅助干预。

案例分析:

自以为“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家长和不被理解的孩子

门诊曾接收过一个16岁的男孩,家长说孩子初中还很听话,但是上了高中之后就开始叛逆,厌学,以为是孩子换地方上学,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就开始用各种方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每天定时定点回家;限制玩游戏时间;安排一对一补习......

就这样,孩子在父母的“矫正”后,变得敏感、情绪化,一言不合就炸毛,忧郁、孤僻、态度消极,甚至还产生厌世心理……

偶然间,父母发现孩子胳膊上有自慘的痕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这才带孩子来院救助。

像这个孩子的情况,毫无疑问,药物干预和心理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

药物跳过了产生情绪的外部原因,直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变脑功能,但即便情绪改善了,生活中很多困扰还是没法解决,这时候心理咨询干预就派上用场了。

因此,针对不同患者类型选择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患有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患者,提供的是诊断以及干预。又比如像是遇到一些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压力、工作压力、亦或者是创伤性事件,这些情况都适用于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