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遵照父母的指引和培养,一步一步走在父母所铺设的阳光大道上,也未必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孩子也未必是快乐的。因此,希望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构想,而未来无法按照条件设计。

随着年轻一代家长越来越多地加入家庭教育的队伍,人生规划的思想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到“享受跑步的过程和多样的终点线”,新一代家长的“佛系”教育更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体现。

本期专访邀请到倍赋力家庭教育督导专家程天赐老师,今天就和程老师一起聊一聊关于“人生”、“未来”的话题。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人生规划,都是在大学阶段甚至毕业之后才开始进行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学生因为学业的压力、同学竞争压力以及自身的迷茫,导致孩子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程老师指出这类孩子最缺乏的其实是自信,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对自己的认知不够,他们最需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设立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提升自己的内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01人格 · 不定义

程老师我活不下去了,我太累了,压力好大。”"

程老师讲述起这个孩子的故事,还是满眼的心疼。

“这个孩子属于典型的‘别人的家孩子’,从小到大成绩优异,考到了美国最好的学校读博士,这个本该拥有广阔未来的孩子,却口口声声说着活不下去。”

程老师在与孩子深入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孩子的高考专业、考研专业以及考博专业都是她的父亲一意孤行替她做出的决定,而这些专业正是孩子最不想选的,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孩子一进入实验室就开始出现浑身发抖、呕吐、头晕等症状,经医院诊断孩子患上了重度抑郁。

孩子父母却说“你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你就是胡思乱想太闲了!

你从小到大都那么优秀,你一定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的!”

程老师经过引导回忆,梳理成长线,突出重点事件等环节后,首先采用了放松训练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深层疗愈,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疗愈的能力,引导孩子去成为真正的自己。

第一阶段、情绪梳理

探索并理解情绪,学会情绪管理与表达,探索原生家庭影响,重新发展适合自己的因应行动;

第二阶段、关系调整

探索家庭关系,看见冲突的根源,增进家人之间的对话与相互了解,调整家庭关系;

第三阶段、自我接纳训练

自我接纳是一种积极的认知态度,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弱点和不足;

第四阶段、发现自我天赋

天赋能力是一个自我发现和了解的过程,通过自我反思、探索多样性、注意反馈、尝试新事物、关注内在动机、培养好奇心、保持积极的心态。

程老师表示,在这个个案中可以看出,孩子对目前所选专业不喜欢、没兴趣、不擅长,但是在父母的“强制”选择下,孩子不得不妥协。孩子面对的不仅是学习的压力还要面对父母“强权”的压力,在这样高控制、高压环境下成长导致自身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只会顺应父母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专访过程中程老师还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我。

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客栈时和尚将他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

解差醒来时发现和尚不见了,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

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

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现实中我们却经常会遇到“找不到自己”的情况。

苏东坡曾经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心理学家也将人们无法准确认识自己的现象,命名为“苏东坡效应”。

苏东坡效应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不屑认知型

这类人的特点是极度自信,在他们看来,全世界最了解他们的就是自己了。

事实上,他们经常一边批判着别人,一边犯着批判的错误。

无知者无畏,有时候说的就是这类人。

第二种是片面认知型

片面认知型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乐观自信,他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属于典型的高估自己,低估别人,常常会给人自高自大的感觉。

而另一种则刚好相反,他们大部分时候会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没本事,悲观消极,不思进取,一辈子都唯唯诺诺,被动地过一生。

第三种类型叫做随意认知型

认为人命天定,喜欢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而不愿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动性,最后混沌而过。

PART.02未来 ·不设限

程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也有专属的天赋能力,帮助孩子寻找天赋能力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针对高中以下的孩子,侧重于天赋能力的探查和测评

通过探索能力优势,理清目标方向,发展个人能力,让孩子开启更多可能,这类人群比较注重探查天赋能力的发展;

如果孩子行动力非常差,就需要理清自我梦想以及目标,盘点自己的处境与资源,找到可实践的行动与方法,聚焦并实现梦想价值,这类则更加注重可实践的行动与方法。

对于高中以上的孩子以及成人,会侧重于专业的选择与工作的选择

第一:探索专业方向,高效选科填志愿;

第二:探索职业与兴趣,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与人生方向。

程老师强调在挖掘孩子天赋,帮助孩子重塑自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和态度,包括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态度以及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态度。

一个社会自我发展良好的人,能针对不同社会角色表现出相应的责任感。而如果社会自我发展匮乏,长期缺少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的支持,缺少肯定和积极反馈,这个人就可能出现低自尊、自我评价过低的倾向。

低自尊的人,总有不配得感,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并且可能朝着两极化发展。

要么通过压抑和讨好来攻击自己,要么就是以暴力来攻击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03

助力中高考,为梦想护航

挑大学选专业,是很多考生和家长从高一就开始纠结的问题,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设置、不清楚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导致选专业时陷入盲目。

程老师贴心为各位家长及考生准备了几种选专业的方法:

第一种、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

这种方法侧重于自我了解和职业发展规划,客观分析你的各项能力,比如组织发展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以及教育专业的发展,简单说就是通过分析性格,来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

第二种、霍兰德兴趣测试

这种方法侧重于分析你的兴趣,简单说就是,测试你的兴趣爱好,更适合什么天赋职业,直接把职业范围缩小到某个岗位。

第三种、心理技术

可以通过心理技术,探索分析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帮助自己选择更加合适自己的工作。

高兴趣+高能力+高社会需求=完美的职业。

兴趣,是孩子灵魂的火种,燃烧起探索未知的勇气,激情的火焰需要能力的木材来维持,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转化为切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拥有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底气。

程老师强调,社会需求的考量不能被忽视,理想的职业是个体能力与社会需求的交汇点,实现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04

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用双手去触摸生活的质朴与纤细,发掘热情,培养技能,只有亲身体会了艰辛与汗水的滋味,他们才能真正领会坚韧与毅力的价值,深刻欣赏努力工作的专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