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周刊】

惠山寺初遇金莲花

作者 邹炜

穿过“江南第一山”山门,步行约百米,就到了惠山寺

惠山寺的前身是当时归隐在历山(惠山)的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的“历山草堂”,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历山草堂改作僧舍,称“华山精舍”。至梁朝大同四年,更名为惠山寺,并渐成规模。

我喜欢“草堂”这个名字。“草堂”之“草”,粗鄙之谓。茅草之屋,实为文人隐士对自己的住房或书斋的谦称。

我也喜欢所有以花草命名的物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池中植物命名的,这八百年前的三孔石桥,立于御碑亭前的金莲池上。宋靖康年间,惠山寺曾由钦宗赐给抗金名相李纲为“功德院”,此桥大约就是由李纲建于此时。桥身南侧中孔石板上所镌“懋德堂李府”字样,似是印证了桥和李纲的关系。

这是无锡市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桥,虽历代重修,仍保持着原有结构。当年的石料犹存,其上紫褐色武康石、青黄色阳山石,即为初建原石。

整座石桥造型优美,结构匀称,在古代庭院桥梁中并不多见。石桥两端为石砌桥台,桥台两端的横帽石梁,雕刻有鱼首和螭首。中间两座石砌桥墩,承接着桥身石梁。桥面两侧石板,上承石栏杆,外侧雕刻典型的宋代“缠枝牡丹间化生”图案,典雅吉祥。石栏杆则由莲花状望柱和透空栏板组成,栏板雕寻杖、荷叶和净瓶,两端有抱鼓石。

如今金莲桥上原十二块桥板石梁剩了七块,两侧六块华板石还有四块,栏杆上仅剩望柱和抱鼓石各一,四个龙首有二个为原褐色,其余则换了青黄山石、金山石、青石等。

虽然古今材质凑于一桥,但风雨驳蚀,都是岁月见证。

桥是八百年前的桥。桥下之莲,却似等了我千年。

我们去的时候,金莲只开了零星几朵。

马蹄形的浮叶,油绿光亮;“花瓣”饱满厚实,金黄鲜艳。

自以为对“莲”无比钟爱的我,惊讶于之前竟不曾见过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池金莲,相传为唐代僧人所栽,当时仅庐山、华山和惠山三寺种植。陆羽《惠山寺记》说“华山有方池,池中千叶莲花,系僧显所植”。又说后来这个和尚,吃了金莲,坐在莲花池中成仙去了。

金莲池的水来自二泉,水质清洌,常有妇女漂纱。唐朝许浑曾有“两眼流泉清户牖,九龙飞雨洒栏杆,浣纱女弄金池影,听法鸟啼施食盘”之句。后来因为有妇女在池中洗澡,千叶金莲之千叶,就此绝迹。

在时间长河里熠熠生辉的金莲花,却另有一个卑微的名字叫“萍蓬”。不是“萍蓬花”,却是“萍蓬草”。

人生难定期,往往如萍蓬。

世事难穷,人生无定,偶然蓬转萍浮。

说的都是“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同行者跟我讲,我们眼前所见这亮丽的金黄,其实并不是花瓣,是萼片。

金莲花的花苞在水中孕育,碧绿圆润,随着花梗的生长伸长,逐渐露出水面,随后展开,萼片由绿慢慢转为金黄,呈花瓣状,而真正的花瓣,则怯怯躲在萼片内侧。当花朵慢慢凋零,子房日渐膨大,此时花梗不堪重负,终于倒回水中,果实便在水中长大成熟。

这是一个生命的轮回,从古至今。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惠山寺屡经劫难,金莲花一如既往默默开放、暗吐芬芳,仍是一幅与遥远的唐宋相类的图画。

初夏的空气,千年的莲池,都是悠远的时光的味道,简单而执着。

所有的焦躁不安和恐惧无措,在她面前,皆已远去。

作者简介

邹炜,无锡市作协会员、锡山区作协副秘书长,民革党员,“精彩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丛书之《荡口镇》撰稿人(江苏人民出版社),与友人合著散文集《拾尺集》,其他作品散见于《新锡山》《江南晚报》《中国散文家》《西安晚报》《新民晚报》等报刊平台。个人原创公众号《草庵里》。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