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哥,最近怎么样啊?胳膊伸出来,我给您测个血压。”5月16日,四川省朝天区两河口镇卫生院的中医康复师何晓莉挎着工具包,轻车熟路地走进该镇残疾人何某家,热络的打了招呼后就麻利地忙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1岁的何某属肢体一级残疾,以前生活起居一直是妻子照料,近几年由于妻子经常外出做短工,何某独自居家,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朝天区残联联合两河口镇通过摸排将何某列为居家托养服务对象,由两河口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上门帮忙做家务,并提供推拿按摩、心理疏导等服务。“这个服务非常好,有专业的医生护士上门进行康复护理,帮我分担了很多。”何某的妻子感激地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水平,今年1月,朝天区残联在两河口镇试点对30名重度肢体、精神、智力类残疾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医疗指导,确保残疾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

“居家托养服务作为残疾人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朝天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区残联与两河口镇政府、两河口镇卫生院就如何优化和拓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实地走访调研,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同时,区残联与两河口镇卫生院签订了《朝天区“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服务协议书》,结合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基层医疗资源优势,共同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居家托养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朝天区残联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模式,将全区有居家托养需求的,就业年龄段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纳入托养服务对象,实现残疾人居家托养全覆盖,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居家托养服务,真正给残疾人送去关爱、温暖和幸福。

冉金鹭 程卫 西南商报记者 魏彪

编辑丨王林馨 责编丨陶岚 冯丹

校对丨张天一 审核丨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