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是台湾岛内半导体行业的龙头老大,它的市值占到了台湾股市总市值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护岛神山”。而它的创立也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台积电的创办者张忠谋是美国电子科技领域的精英人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是通用仪器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他是受到了时任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孙运璿的邀请,才从海外回到了台湾。1985年,张忠谋回到了台湾岛,孙运璿等台湾高层承诺“给人,给钱,给政策”。他们要拼尽全力发展台湾岛内的半导体产业,这也为台湾未来四十年的科技发展打下了基础,台积电得以兴旺至今。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台积电的历史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体系,上游和下游的相关工业不仅要求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还要有非常良好的资源保障与配套设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岛内的经济发展增速明显。七十年代在蒋经国的治理下,迎来了“黄金年代”。1973年蒋家父子两代人大力推动的“十大建设”相继开始动工,其中有六项都是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包括了兴建桃园国际机场、台中港、苏澳港等等,同时还打算建设台湾第一核电厂以弥补电力的不足。这些都为后来的电子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特别是电力供应满足了非常耗电的半导体产业的日常所需。同样是在1973年,时任经济部门负责人的孙运璿打算效仿韩国的“科技研究院”,成立有政府背景的科技研究机构。于是台湾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这是一家半官方的机构,通过承接政府的预算得以从海外聘请专业人才回到台湾岛进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十大建设

这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后来的科技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而孙运璿更进一步地和美国方面接触,为台湾日后的前进寻得了一条康庄大道。1974年,一家位于台北市林森北路名叫“小欣欣”的豆浆店迎来了三位特殊的客人。其中之一就是经济部门负责人孙运璿,另外还有台湾行政机构秘书长费骅,他们共同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研究室主任潘文渊商讨台湾科技的未来走向。最终他们在十数个高新科技领域中选择了半导体行业作为台湾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台湾后来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孙运璿自己也为此扛起了巨大的压力,从台湾的预算中挤出了1000万美元从美国取得集成电路的相关技术。这项计划在当时的立法机构当中并不被看好,孙运璿也因此屡屡被立法机构民意代表指责。但是孙运璿坚信他的选择没有错,历史也证实了他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运璿

1977年,孙运璿得到了蒋经国的信任,得以放开拳脚大干一场。他首先和台湾防务部门协调,从新竹地区取得了一大片土地。他们在这里兴建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如今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重镇。当时的设计思路就是要建设高质量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园区,所以园区附近的电力设施、交通设施、污水处理系统都十分健全。正所谓“筑巢引凤”,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才能迸发出生命力。目前的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已经有了400多家高科技企业,包括了半导体业、电脑业、通讯业、光电业、精密机械业与生物科技业。但在当年的草创阶段,还有很多的国外企业对于台湾省的发展前景抱有怀疑,资金和技术的进驻十分有限。孙运璿他们就开始号召在世界各地高科技企业任职的华人精英前往台湾发展,而当时已经是美国高科技公司高管的张忠谋自然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竹科学园区

张忠谋生于浙江宁波,1949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次年,他转入了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52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张忠谋的第一份工作是半导体行业的希凡尼亚公司,据说他曾经也考虑过福特汽车。可是因为福特汽车开出的薪资要比希凡尼亚公司低一美元,所以张忠谋转投了希凡尼亚公司。1958年,他前往德州仪器事业部工作,三年后成为了工程部经理。他同时还在斯坦福大学进行深造,1964年获得了电机工程系的博士学位。张忠谋在事业上的成就也随着世界科技浪潮的到来而蒸蒸日上,1972年他就已经是德州仪器集团的副总经理,而后前往通用仪器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这在当时的海外华人圈中已经是科技领域内的佼佼者,正是因为这份成绩才被孙运璿所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忠谋

张忠谋在1985年应孙运璿的邀请回到了台湾,立刻就成为了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孙运璿当时也已经是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负责人,他向张忠谋承诺会全力支持他的发展。张忠谋身边追随他鞍前马后的班底全部都是来自于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人才队伍十分成熟。而他所需要的技术就是多年前孙运璿以1000万美元引入的集成电路技术,当时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87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台湾行政部门和张忠谋的团队一起创办了台积电,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也是公司当中重要的股东之一。据说当时的张忠谋曾经和英特尔公司也联系过,询问其投资意向,但是英特尔公司却并没有答应。自此之后,台积电成为台湾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创造的奇迹一个接一个。如今的台积电已经是台湾地区的经济支柱,张忠谋本人也在岛内倍受尊敬,还曾经多次出席APEC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积电已经是台湾经济支柱

台积电与两岸关系

从台积电的发展历史上,我们不难看出台积电的成功和台湾岛内高层的支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运璿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洞察力成功为台湾找到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他在岛内的声望也随着台湾地区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甚至有人称呼他是“永远的行政机构负责人”,他自从1978年正式接管行政机构后,各项改革措施都极有远见。包括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管控台湾岛内的金融秩序和货币政策。他让台湾在通货膨胀不算严重的时代实现了腾飞,居民所得在六年内翻了三番。到了1984年,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两位数,出现了“台湾奇迹”,也直接让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之首。在这个过程中,台积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运璿卓有成就

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台积电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越发闪耀,这自然就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英特尔当年没有选择入股台积电,时至今日的美国政府却使用了一系列手段来瓜分台积电。首先就是要求台积电在美国投资设厂,2020年这项要求正式被台积电接受。而且台积电将核心机组转移到美国,应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事实上在如今的台积电董事会中,早就已经有了西方人的面孔。现在的台积电董事会十位成员里面有前英国电信公司执行长彼得·邦菲爵士,前美国塞灵斯公司执行长摩西盖弗瑞洛夫,前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总经理麦克史宾林特。而且,美国人早就已经习惯把台湾乃至台积电公司当成手中的提线木偶,任他予取予求随意玩弄。2021年,美国商务部长公然要求台积电交出重要的商业数据,包括了公司库存,主要客户往来订单和核心参数。而且美国人近乎以恶霸的方式威胁台积电,如果不配合,那么“美国的工具箱中还有很多工具可供使用”。无奈之下,台积电只能交出自己的核心机密,让美国人坐享其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强抢台积电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科技成就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捍卫中国人的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美国企图掏空台积电,并且还想把台积电当成挑动两岸关系的筹码。近日的美国专家也提出要在台湾试行“焦土政策”,也就是拿台积电当作要挟大陆的筹码。威胁称一旦武统台湾的进程开始,台湾就会把台积电炸毁。这样的恫吓之语也许真的会被蔡英文等人听进去,毕竟他们只想要享受台积电所带来的丰厚红利。一旦有朝一日,他们无法再享受这些利益时,也许就会毫不犹豫地毁掉这一切。这也是我们需要提防的问题,台湾民进党当局已经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独”的背后靠山就是美国,民进党蔡英文心甘情愿地让台积电成为了美国强盗的“压寨夫人”,丝毫不顾及当初的建立者留下了多少的血汗才有了今天的台积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英文把台积电拱手让与拜登

“一人兴邦,一人丧邦”,在蒋经国、孙运璿的手中,台湾成为了真正的科技宝岛,整个台湾省都能享受到台积电等高新科技企业制造的利润。而到了民进党蔡英文的时代,不仅拱手把最重要的核心资产送给了美国人,还把岛内闹得乌烟瘴气。所以说,收复台湾岛,捍卫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当仁不让的历史任务。如今的台湾问题已经不能再拖下去,因为美国人掏空台湾的进程正在加速,只有彻底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让属于中国人的科技瑰宝真正留在中国的土地上。任何胆敢觊觎中国核心利益的宵小之辈,必然会付出历史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