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这一点在农村的大山里尤为显著。农村有句俗语:“大山里到处都是宝贝”,这些宝贝指的是对人们有益的野生动植物。在这些资源中,野味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食用野味的传统,所谓“山珍海味”中的“山珍”便是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美味佳肴,如牛肚菌、竹荪、野鸡、野兔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对这些野味的过度索取,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经濒临灭绝。笔者不禁想起儿时常食用的一种野鸡,它偏爱竹林环境。40年前,这种野鸡数量众多,一抓便是十来只;而如今,这种野鸡稀有且珍贵,即便是人工养殖,每只也要花费1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竹子备受青睐,竹林亦是如此。竹林中,除了翠绿的竹子,还孕育着其他令人喜爱的生灵,如竹荪这般珍贵的野生菌。然而,今天笔者想要与大家分享的,却是一种名为“竹鸡”的野生动物。

回想往昔,山间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野鸡、野兔、野猪等随处可见。那时的农村生活尚显艰辛,老一辈的农民朋友们常常会踏入山林,捕捉些野味以补家用。竹鸡便是他们常见的猎物之一。那时,这些野生动物数量众多,随手便可捕捉到数十只。尽管农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美味的肉食偶尔还能品尝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未曾目睹竹鸡的朋友们,或许会将其误认为是一种野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竹鸡实际上是一种偏爱栖息在竹林中的鸟类,其生活习性近似于家养鸡,因此得名竹鸡。在我国南方的农村地区,这种鸟类广泛分布,它们主要生活在竹林中。

不过,除了竹林,竹鸡也能在山林的其他地方被发现。由于竹鸡的分布范围较广,它们也拥有多个有趣的别称,如泥滑滑、竹鹧鸪、扁罐罐和地主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我们需提及“扁罐罐”这一别称。竹鸡,作为一种善于鸣叫的鸟类,其尖叫声尖锐且响亮。雌性竹鸡的叫声相对单一,通常呈现为“滴、滴、滴”的短促音。相比之下,雄性竹鸡的鸣叫声更具特色,其声音酷似“扁罐罐、扁罐罐”,因此竹鸡也获得了这一别称。

竹鸡的叫声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易于模仿。在过去,许多经验丰富的农民在捕猎竹鸡时,会模仿雄性竹鸡的叫声。竹鸡听到这种声音后,会误以为是外来入侵者,从而大量聚集在声音来源处试图驱赶入侵者。因此,在过去捕捉竹鸡时,往往能够一次性捕获到十几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图中为人工养殖的竹鸡)

竹鸡被誉为“山珍之冠”,因其美味及滋补功效而备受青睐。然而,野生竹鸡数量急剧下降,主要源于2000年前的过度捕捉,导致其成为我国三级保护动物。

为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开始尝试养殖竹鸡,但由于其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养殖数量仍有限。目前,人工养殖的竹鸡价格高达50元至100元一只不等。

在此,作者呼吁大家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以免后悔莫及。不知各位是否品尝过竹鸡,或所在地区有无养殖?期待您的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