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之名#

提到康熙的皇孙,弘皙能够称之为圣孙,他的父亲胤礽在康熙朝当了38年的太子。后来,皇位落在了皇四子胤禛这一支,不过雍正爷对二哥一家也很善待。将胤礽追封为理亲王,长子弘皙先封为多罗郡王,后来晋封为和硕理亲王。不过,乾隆四年,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直到乾隆四十三年,弘皙恢复了宗室身份,后人才慢慢的得到了朝廷的赏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弘皙虽然恢复了宗室身份,但是爵位就没有再恢复。因此,后人与爵位是没有缘分了。不过,弘皙的这六位后人,后来入朝当官了。来看看:

一:嫡长子二等侍卫永琛(1712-1766年)

从年龄上来计算,永琛是康熙长曾孙,出生的时候曾祖还在位。当时,永琛的祖父是康熙朝太子,并没有分府,他也是在深宫中出生,并且长到1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叔祖雍正帝继位后,奉旨全家前往北京的京郊郑家庄,在这里兴建了理亲王府。永琛在这里长大成人,他的生母是弘皙的嫡福晋。

虽然乾隆弘历是永琛的皇叔,但仅比他大一岁,两人应该算是同龄人。乾隆十一年,35岁的永琛被授予朝廷的三等侍卫。16年后,才擢升为二等侍卫,后来一直在二等侍卫的任上,没有在升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四子三等侍卫永珣(1714-1756年)

永珣是弘皙的四子,生母是父亲的庶妾。乾隆十一年,与长兄永琛一起被授予三等侍卫。可是后来,就没有再给永珣升职了。永珣年龄比叔叔弘历就小三岁,也出生在康熙朝,活跃在乾隆朝。

三:十四子护军参领永淮(1728-1793年)

弘皙一生共生育了18个儿子,遗传了祖父康熙的基因。其中,永淮是他的十四子,出生于雍正六年。直到乾隆二十七年,朝廷授予永淮三等侍卫。十年后,再次委任为护军参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长孙护军参领绵盛(1731-1789年)

绵盛是弘皙的长孙,他也是康熙膝下绵字辈玄孙第一人,也就是长玄孙。不过,到他这一辈,其悬殊已经越来越他。虽然在绵字辈当中居长,不过在朝廷也没有好的前景。

乾隆二十七年,叔祖授予他三等侍卫,官居正五品。

11年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晋为护军参领,官阶为正四品。不过,乾隆五十二年,可能因为年龄较大,所以降为副护军参领,那就是从四品的级别了。两年后,他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孙子三等侍卫绵吉(1759-1832年)

绵吉和绵盛是堂兄弟,但是绵吉属于较小的弘皙孙子,比堂兄小了28岁。绵吉出生于乾隆二十三年。23岁那年,朝廷授予他三等侍卫,官居正五品,并且拿着闲散宗室的俸禄,只能维持生活。

不过,后来到了道光年间后,虽然绵吉也是道光的堂兄,但是想一想康熙膝下的绵字辈玄孙甚至多达几百人,道光爷也是没有办法全部都照顾到,绵吉也就没有升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玄孙七品笔帖式载丹(1835-1878年)

载丹是属于弘皙的载字辈玄孙了。载丹的父亲、祖父、曾祖都是闲散宗室,也没有被授予官职。

载丹出生于道光十五年,14岁那年被候补朝廷的七品笔帖式,但是一直没有以实职去上任,只能拿一个俸禄。

七:玄孙二等侍卫载善(1837-1878年)

载丹是载善的兄长,两人是同一年离世的。长兄在道光朝被候补了笔帖式,但是小两岁的载善却没有被授予官职。直到咸丰四年,才通过捐输的形式,被朝廷授予了二等侍卫,进入皇宫中当官,不过后来就一直在这个岗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弘皙是康熙长孙,其子永琛是长曾孙,其孙绵盛是长玄孙。但是,在历朝历代中并没有享受到更多的长房红利,也就比闲散宗室稍微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