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进党长期奉行亲美的政治主张,唯美国之命马首是瞻。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政府也一直把台湾当成了政治经济“提款机”和问题产品倾销地。蔡英文当局上台后相继开放了美国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日本核灾地区出产的食品进入台湾,他们希望可以借此打开所谓的“国际视野”。台独势力还幻想着美国会把台湾也拉进美国的东亚战略之中,成为美国在南海的排头兵。可是如今美国却再度抛弃了台湾,美国总统拜登联合了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七国组成了“印太经济框架”,重点放在了半导体产业链的重组与合作。而台湾却被直接拒之门外,蔡英文等于是被狠狠打了一个耳光。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太经济框架直接把台湾拒之门外

从贸易战到印太经济框架

美国自从冷战结束之后就一直扮演着“国际警察”的角色,它也常常自诩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所以很多国际组织都是由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利用美元、美军、美式文化价值观和美国科技在各个领域内可谓是一呼百应,好不威风。不过做老大也需要付出代价,当年的美国甚至愿意牺牲掉部分利益,来换取世界范围内的绝对影响力。但是近十年来,美国的实力开始走下坡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为了确保美国的利益最大化,就开始退出那些对于美国利益没有帮助的国际组织,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开启了贸易战。而且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战甚至把传统的盟友也纳入了打击范围内,美国很快就被世界所孤立。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领导者普遍都对于特朗普十分反感,但特朗普却依旧是我行我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和默克尔对峙

拜登战胜了特朗普之后,改变了特朗普时代“重实际利益,轻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召集美国的传统盟友,为了拉帮结派,他结束了特朗普对于欧盟和日本的贸易制裁。2021年10月,美国停止了对于欧盟产品进口的惩罚性关税,规模超过100亿美元。2022年2月,拜登又结束了美国对于日本钢铁进口征收25%关税的策略。这也让日本、欧盟等美国传统盟友开始再度聚集在美国的星条旗之下。而这个阵营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恢复美国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为了要对付俄罗斯、中国等重要国家,尤其是在经贸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

拜登是经历过冷战的资深政客,他对于俄罗斯的敌视是深入骨髓的。不同于特朗普时期对于俄罗斯相对宽纵的政策,拜登不断挑唆俄罗斯的周边国家,让欧洲、乌克兰都成为了俄罗斯的对手。他更是不断为乌克兰提供武器和支援,利用在政治上十分业余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成功挑起了俄乌之间的战火。而对于中国,拜登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中美贸易战策略,而且还打算发起组建新的国际科技供应链以便将中国踢出局。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决定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而芯片半导体产业更是早就已经成为了战略高地,得芯片者可得天下,拜登就把目光锁定在了这一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片科技

2020年11月2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等十五方代表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这意味着上述十五个国家将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发展潜力不可限量。美国自然也不会坐视中国在这一协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机遇。于是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的东亚峰会上就提出要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印太地区经济合作。他利用2022年5月的亚洲之行,在日本联络了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以及除了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三国的东盟七国组建了“印太经济框架”。其打出的旗号是:

“发展公平和有弹性的贸易、供应链弹性、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脱碳、税收和反腐败”。

这很明显就是冲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而来的,并且是来者不善。美国打算对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行分化瓦解,强迫东南亚各国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二选其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会见东盟元首

拜登为了组建“印太经济框架”也着实费了一些心思,他先是在2022年5月初召集了东盟十国的元首前往白宫召开高峰会,而后美国又把2022年的亚洲行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长期以来美国总统出访亚洲的第一站都是日本,而此次的拜登却选择先去韩国接见新当选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尹锡悦的政治立场不仅极度倾向于美国,而且对于中国的态度颇不友善。拜登下飞机后也并没有前往尹锡悦的办公室,而是来到了韩国三星总部会见了尹锡悦和三星集团负责人李在镕。拜登组建印太经济合作框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重建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并且要把中国大陆排除在外。三星集团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半导体科技龙头企业,拜登此次首先造访三星集团总部就能够看出其未来的政策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和尹锡悦

“印太经济框架”为何没有台湾

拜登召集了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七国宣布组建了“印太经济框架”,最伤心的莫过于我国台湾地区的蔡英文。因为蔡英文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得到美国的支持,从而加入世界性的经贸合作协定。蔡英文上台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CPTPP),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蔡英文大幅度解禁美国含有“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猪肉进入台湾,就是为了要取悦美国人以换取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入场券。民进党当局面对社会的阻拦和质疑时甚至公开喊出“反莱猪就是反美猪,反美猪就是反美国”。蔡英文、苏贞昌也亲自上阵告诉台湾民众,只要让莱猪进入台湾就能够加入所谓的国际贸易协定。不明真相的台湾民众不仅选择了相信民进党,更是用选票否决了“禁止莱猪进口”的提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贞昌欺骗民众

如今的情形却显得颇为尴尬。台湾请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申请书还没有得到通过,拜登新组建的“印太经济框架”又把台湾拒之门外,等于是狠狠打了蔡英文和民进党一记耳光。有人说美国对于台湾是“始乱终弃”,话虽然暧昧,但却十分贴切。从现实层面而言,台湾省内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是不逊于韩国三星集团的半导体龙头企业。台湾岛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大力兴建半导体产业以来,岛内的科技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聚化和规模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才优势十分明显。按理来说它是有资格进入“印太经济框架”的,但是拜登却很显然另有打算。美国自从两年前就开始把台积电的核心转移至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掏空台积电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拜登心中,台湾只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连伙伴都算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积电

台湾民进党政府存在的价值就是当美国需要用台湾问题来刺激中国大陆时粉墨登场,扮演一个闹事者的角色来挑衅大陆。它如今无法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就是因为时候未到,美国希望把这步棋留到未来,找寻到恰当的时机后再落子。一方面可以从台湾再压榨出不少的好处,另一方面更可以留下游刃有余的空间与余地。从这一系列操作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美国对于中国大陆在半导体领域的围堵政策已经形成,并且开始按部就班地推进。美国希望在全球科技供应链领域和大陆重开战场再交锋,不仅是要对于大陆的科技卡脖子,更是要把大陆彻底踢出局。而台湾的蔡英文等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用全岛民众的生命安全为代价,却没有换回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也许真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所言:“台湾就是一个笔尖”,台湾的一切表演都只是自作多情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就是一个笔尖

美国虽然在近年来走上了衰弱的道路,但是其经济基础仍然雄厚。它现在决心号召盟友在经贸、科技领域和中国展开一场交锋,我们也只能正面迎战。而台湾则是整局棋的重要关键,如何处理台湾问题不仅影响着政治与军事领域,更可以左右经济与科技领域的势力版图。美国长期以来利用的就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相互对峙的复杂关系,这种对峙从某种层面上看来给了美国人纵横捭阖的余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岛上的高科技产业也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解决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军事考量,更是在科技战线上的一种突破。我们如今想要在美国的科技围堵之中突出重围,收复台湾也许就是破局之道。担心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制裁如今看来已经略显多余,因为无论我们怎样避免,美国的制裁大棒终有一日会落下。他们会不断制造事端,大陆只能是从容面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主导的科技围堵策略已经成型

台湾岛内的科技产业拥有大陆如今所缺乏的重要技术,虽然这些企业都被美国资本所牢牢把控,但是岛上的科技人才和产业链条依旧是宝贵的财富。解放台湾岛既可以打破美国在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军事围堵,更可动摇美国在科技领域上的十面埋伏。我们针对台湾所付出的军事成本与未来将会获得的实际利益之间如何衡量,这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而台湾岛内的民进党、国民党都是实打实的亲美代表,无论谁上台执政都会倒向美国的阵营之中。在如今中美对抗越发激烈的背景下,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局面也许很快就会出现。与其让台湾长期成为我们的软肋和罩门,不如一劳永逸,让台湾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让美国的阴谋彻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