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省都有一所“xx财经大学”,例如安徽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当然,也有一些特例,是由“财经”和“政法”合并而成,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去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了一次热搜,因为校园招聘会出现了“服务员”、“传菜生”等岗位,在大众看来,这种情况是对该校的侮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财经大学,2018年才成功改名,前身是西安财经学院,无保研资格。

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5998人,共有162名考生获得保研资格,总体保研率为2.70%。

那么,放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选择西安财经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2008--2012年在翠华路校区,也就是植物园对面那个。

因为是第一届广告学专业,学校师资力量跟不上,经常会出现一个老师带N门课,所以学校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当然就是小白鼠了。

说到学风,别的班不清楚,倒是我们班学风挺好的,真正沉迷于游戏的人特别少,学习方面,很多人四年都认认真真的学过来的,也有人喜欢各种应用,那时候班上喜欢ps的同学经常喜欢聚到一起交流心得。

读书时认为没用的营销学理论,反而在工作后经常用到,像4P理论,定位理论,差异化营销,SWOT等,所以别说大学上的课没用,只是自己选择的工作用不到罢了。

怎么说呢,很怀恋大学生活,毕业后班上就没聚过。

大部分同学没在广告这条路上走下去,银行,互联网,教育,超市,地产,开网店等,互相之间聊的也越来越听不懂。

后来听老师跟我们聊,我们那个班还是广告专业毕业这么多届里最出色的,后来的学弟学妹们组成的班级,无论是读书氛围还是班级内部互动以及毕业就业,都与我们那届相比差一些。

其实财院出来的过的都挺好的,并不比别的学校差。

工作后,经常会遇到师哥师姐,很多都已经是行业大V,要么就是衣食无忧的超白领,而他们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硬件环境:

说实话,学校环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小刚合适,走路去各处不远,也不会显得太小。

绿化特别好,站在二教的阳台往外看,绿色从近处伸到远处,特别好看,就是没有大树,都是树苗和灌木。

春夏路边还有玉兰,虽然还都只是小树,也很好看。

但是,其他硬件简直一塌糊涂,处处透露着没钱。

比如投影仪,上了三年的课就没见过不拉窗帘也能看清的,有的拉了窗帘也看不清!

比如教室里的风扇,每个教室都会坏那么一两个,阶梯教室甚至都不敢开中档以上,因为会跳闸,热的时候只能看着风扇慢悠悠地挪着,告诉自己心静自然凉…

而且宿舍挺小,一个宿舍六个或五个,我很不幸是六个的,衣柜就给个小柜,上到第三年,已经塞不下衣服了…

但是学校虽然穷,却比较慷慨,比如补考/清考/重修都不收钱,水费/热水费全免,电费每月给额度,省点用,就完全不用交电费。

食堂的饭菜大部分比较便宜,6块能吃着成型的肉,而且味道都不错,我刚来的一个学期长了六斤,但菜色基本没变过(吐槽一下,我这三年见证了N家倒闭的炸鸡饭,大家为啥都跟炸鸡饭杠上了呢)

现在是实在吃腻了才觉得不好吃,我觉得比很多食堂味道都好。

管理:

管的特别松,无早读,无晚自习,导员一学期见一次,学校大门不关,爱什么时候出去什么时候出去。

就是熄灯太早,晚上11:48熄灯断电。

老师:水平高的老师有,有个性的老师也有,但大部分都是划水的。

顺带提一句,学校自己编的教科书略微感觉不太实用,有点个性的老师都不愿意用学校的教科书。

交通:没开地铁前,出一趟门能要我半条命离城区太远,好在地铁开了,挺方便的。

就是学校周围拦车去不了地铁口之外的地方,之前我去客运站,拦了六辆车都不拉地铁口之外的。

安全:不是很安全,学校四面开门,什么人都能进,而且学校相当抠,所以很多地方没路灯,或者非常暗、很黑,晚上尽量不要去生活区之外的地方。

以上条件皆是长安校区的,雁塔或者翠华或许会再惨一些吧。

经过找工作后再次感慨,能去一本就去一本,能复读就复读,好学校真的特别重要。

比一本线高三四十分的就别来我们学校啦,特别是女生。

学校地位太尴尬了,大公司除了营销岗很少能过简历关。

特别提一点,学校大四上学期居然满课,找工作完全是夹缝里求生存。

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