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c9高校,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录取分数相当,因此很难让人做出选择。

其它7所c9高校,生源质量明显高于两校,地理位置方面占了很大的因素,毕竟一个位于西安,一个位于哈尔滨,西北和东北地区,是考生们最不爱去的地方。

近些年,由于互联网的宣传以及军工热,哈工大的录取分数上涨了不少,2023年甩了西交20多分。

保研率方面,哈工大本部校区很高,威海校区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放弃西安交通大学,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第一次听说哈工大,是在外补课的化学老师,最记忆尤新是他说他和同学夏天跳到马家沟里搓澡,哈哈。

有人说会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而我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对工大有了好感。

回家网络搜索:哇,焊接第一啊,哇航天第一啊,哇工信部直属啊,我相信对于一个普通高中生来说,或许连航天是一个大学科群都不清楚,但是工大给我的第一个好印象已经留在了心底。

高三的日子里,和爸妈为了要读哈工大,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架,班主任也找我谈了好几次。

大致意思是以我的成绩应该加把劲冲上交,稳稳的去读个北航或者同济都比这所【逐渐退步的高校】好得多。

和大多数抱怨的学长学姐不同,我在来之前就已经知道这里的住宿很差,这里的眼界相当局限,这里的地域比上海甚至是成都都差不少。

这些缺点,这些大家吐槽的,来这里之前我都是了解的。

我在走之前,给同学说:或许到了校门口我就会吐槽大学,但是我不会后悔。

我遇到的基础课老师,我觉得都是有真才实学并且愿意教给我们知识的好老师。

经过一年,我体会到僵化,如航院,一入学就鼓励大家读研进研究所,有好多好多的同学真的只是为了保研而学习,我甚至觉得这里的所谓的学分绩高的人大多数不及我高中所遇到的大牛们。

你说我失望吗?

我失望,如果说各位看客对工大失望,或许还只是片面对国内高等教育的失望,而我作为工大的一名学生,我更为心疼的是我遇到的大多数人,或许也包括我,在一边谩骂自己的母校的同时,自己却也没有任何改变。

自己在被窝里骂着一公寓水痘爆发是因为卫生条件太差,也不愿意起来打扫打扫寝室。

算了吧,平庸者如我,工大能指望我给她带来什么吗?

其实大部分的人读完这四年,你能为母校带来什么?

可是我们在这里哭过/笑过,于我来说,第一次在外地跨年,第一次和同学深夜去撸串,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雪。

你在这里胖了/瘦了/高了/矮了,这些都是哈工大所带给我们的。

我并不是为哈工大洗地,我只是希望作为母校的一员,我看到太多无脑跟风黑工大的同学了,如果要说高中带给我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一定就是一种叫归属感的东西了。

可是大家,真的有归属感吗?

说出“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几个字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感动/骄傲油然而生呢。

那些说行政僵化的同学,真正去过马桶楼的有几个呢?

那些说一公寓卫生太差的同学,有几个做到了每天都打扫屋里呢?

那些说学科实力一年不如一年的同学,又有几个是踏踏实实在实验室里“搬砖”,做出一番成绩的人呢?

其实哈工大和上交之流差距越拉越大并不可怕,最让我心疼的是母校的学生和上交的学生差距越拉越大的同时,自己不反思,不去改变,不去认识到差距,还一味埋怨学校不行。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2010级理学院。

一,工大简介,说些你们不知道的故事,工大最辉煌的时候是和苏联没闹崩的时候,一堆苏联专家,用的也是苏联教材(例如俄罗斯的基础教材完爆其他国家,就是内容超级多,也难),然而崩了,再之后,不少大牛去世(例如马祖光),被挖走的挖走,慢慢的,就逐渐地没落了些。

航空航天还是很强的哦,例如现在的海南发射基地,我们工大的就是元老哈。

工大有很多国家项目,有些是保密的,所以可能大家觉得工大不怎么厉害,虽然那些项目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二,这个学习氛围,分类讨论:

1 )大学四年完全是混过来的,补考过(十几个人一起补考),重修过。

寝室室友天天一起打dota,打多了无聊的不知道干嘛。

大东北那么冷,没事谁出去,就算出去了也没啥玩的。

工大的基础学科不怎么样,教的很没意思。

课程也不多,学完之后啥也干不了,也没实习,完全失去了学习的欲望,迷茫颓废中潜行。

2 )英才学院知道不,有次在某个教室听了一堂他们的课,小班教学,每个人上去讲课(显然是学过的或者预习过),最后由一个老师总结评价,当时羡慕爆了。

还有自动化一些专业,真的很刻苦,一些科目班级平均分89左右(一自动化妹子和我说的),天天很很累。

三,食堂,黑店,西门,已经吃吐,(西门有家水煮鱼超级便宜,味道还可以,可以试试吃多了也吐)。

最后回归食堂,为啥?

便宜!

四,交通嘛,公交真心不咋地,我毕业那年有了地铁,虽然只有一条线,可以乐呵下。

天气嘛,毕业那年开始,哈尔滨蓝蓝的天很多时候见不到了,雾霾啊,尤其是冬天!

冬天有暖气实在是太爽了!

五,未来就业:

就说理学院吧,环境也有很大因素,除了少数出国的,大多数都保研或者考研(大部分是本专业,真是悲剧 ),少数工作的,也是惨惨的,学历确实是一方面标准,但是你也得有专业技能吧,或者实习或者特长,但是没啊。

以我为反面教材,研究生毕业,发现什么也不会,本专业学的不好,其他了解的也少;

当面临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弱爆了。( 工大毕业,工作肯定能找到的,关键是好坏,对于我们这种不甚努力的人来说,起点太低,这辈子没啥大成就了)

我觉得能上工大的人,无论勤懒,都会有颗不甘平凡的心的,很不甘心啊!

关于读研:除非你要转专业,或者想去的工作必须研究生,否则千万别再国内读研!

大多数工作本科够用,你缺的可能是专业技能!

如果你嫌弃自己大学混了日子或者没有学到什么,那就去找实习,或者参加一些培训(例如我的计算机,可以做项目,加上工大学历,那简历杠杠的)

一定别宅,多了解社会的信息,发挥自己的优势,各种面向学生的竞赛,实习,夏令营,尽量去参加啊!

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