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文明皆依水修路

水路转运,呈现繁华

珠江潮涌,白鹅潭畔,红砖碧瓦

在粤汉铁路起始站黄沙车站原址上

打造的广州铁路博物馆

蕴藏着岭南经济百年奔腾的密码

沟通南北,链接历史,通向未来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珠江边上的“长红馆”,两岁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珠江边上的“长红馆”,两岁啦!

5月18日,这所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博物馆,迎来两周岁。

参观人数逾50万人次,接待各界团体3000余个,两年来,记录了厚重、壮美、辉煌历史文化的广州铁路博物馆,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好一所场馆,让路史“热”起来

方寸之间,一览百年,一物一景,彰显文化自信。

广州铁路博物馆共历时十余年建设,最大限度保留了广州荔湾西关文化和原铁路建筑外观,曾被授予“广州文艺市民特色空间”荣誉,现收藏各类藏品4000余件。

“我们动员铁路职工和社会力量积极提供线索、参与捐赠,并实现藏品‘身份证’登记管理,让珍贵文化遗产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广为传播。”广州铁路博物馆副馆长陈志雄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

4月9日,3名耄耋老人带着家属“寻根”而来,他们3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火车司机,平均年龄超过了90岁。走在广州铁路博物馆内,看到了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怀表、穿过的制服、获得过的奖状,老人们满怀欣喜、笑容绽放,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青春。

活动发起人李明光,专程从香港赶来,他说:“这次相聚,是我们的第31届同学会,未来,还会坚持每年办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拨开历史的雾,荡去岁月的尘,从贯通南北的运输通道,到涵养人文精神的宝贵遗产,广州铁路博物馆已完成华丽转身,让老物件成为活的,换一种方式继续滋养着人们的生活。

办什么样的博物馆?怎样办好博物馆?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发挥更大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来,广铁集团坚持把铁路博物馆作为保护利用铁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窗口,不断建立健全文物展览、讲解预约、活动报审等工作机制,把百余年的铁路文脉,经由这座“原汁原味”的文化建筑,实现了今昔延续的历史对话。

目前,广州铁路博物馆已获评全国铁路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路史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富展览形式,让文物“活”起来

溯源历史,寻脉中国。对很多人来说,逛博物馆绝不是简单地“到此一游”,通过打卡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由此生发出文化自信,才是逛博物馆的意义所在。

广州铁路博物馆深谙此道,通过梳理自身展览体系,构建以“艰辛历程”“新生之路”“开拓先行”“高铁时代”“继往开来”为主题的5个展厅,形成文明互鉴、今昔融合的文博展示平台,吸引更多观众,走进铁路历史、爱上铁路故事、助力铁路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6日,广州荔湾区青少年宫少工委联合广州市第一中学附属詹天佑小学少工委,组织少先队员走进广州铁路博物馆,让学生们感受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奋斗历程,见证中国铁路如何一步步从追赶走向领跑。

“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火车,今天我终于亲眼看到啦!”

“过去,从广州到北京要两三天,现在坐高铁只要8个小时,这就是中国速度!”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铁路之父詹天佑有了更多的认识,更为母校感到自豪!”

前来参观学习的少先队员们心情激动、喜笑颜开,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感悟跳动的红色音符,在心里种下一颗“科技强国”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传统的展览与知识普及已不再能满足人民对博物馆的多样化需求。广州铁路博物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子。

他们策划“老物件会说话”“历史的印记”“强国复兴有我”等专题宣传,创作短视频、诗朗诵、贺岁歌等作品,开展“颂歌献给党”“中国梦·广铁情·劳动美”文艺汇演、“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赛等活动,把讲好故事与文艺创作相结合,把展览宣传与媒体融合相统筹,广受好评。其中,《老油画成了“新网红”》等6件新媒体作品被评为铁路“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优秀文化作品。

江河奔流,所以繁花盛开;常学历史,所以温故知新。广州铁路博物馆正在用“活”的方式,推动铁路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入城市发展,让文旅“火”起来

满目苍翠的五月,雨润花稠的初夏。漫步江边,你会看到古老的机车、线路、信号等原铁路设施,安静地坐落于广州市荔湾区的闹市中,互相诉说着往事。

在广州铁路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一排玻璃沿着钢轨立起,组成一个新的临时展馆。傍晚,灯光璀璨,内容精彩,吸引路过游客驻足浏览。这是由广铁集团站房(住房)建设指挥部主办的“轨道上的大湾区”主题展览。

“现在,广州铁路博物馆成了我们附近居民的每天必‘打卡’地。看到这次新的展览,很漂亮,也学到了很多铁路建设知识。”刚吃过晚餐,正在散步的付女士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扮靓城市,城市也为博物馆注入活力。经过两年发展,广州铁路博物馆正与城市逐步融合,并沿着万里铁道线广为传播。

目前,广州铁路博物馆已利用窄轨玻璃长廊策划年度“轨道上的大湾区”系列专题展3场次;连续两年春运在广州南站、广州白云站、深圳站、长沙南站4座现代化车站开展“流动博物馆走进火车站”活动,吸引2000多万名旅客参观,让铁路文物“跳”出展柜,“走”到人民群众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多地文博单位接待游客人数创历年同期人数新高,广州铁路博物馆是其中一个缩影。亮点纷呈的文化活动和优质的公众服务,已经让“到博物馆去”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翻开中国的地图,触摸时代的脉动,年轻的广州铁路博物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他们将持续优化调整展陈内容,突出新时代发展成就和加快构建铁路“六个现代化体系”等重点,带领观众以初心看铁路,用热爱抵岁月;探索网上博物馆建设,以科技、互动、未来为主题,打造出科技馆,提升观众互动体验感,持续增强铁路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美的文物、宽敞的展馆

展示铁路历史的波澜壮阔

多元的展览、丰富的活动

呈现着铁路文博事业的

锐意进取、蓬勃发展

博物洽闻、融古通今

广州铁路博物馆未来更精彩

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记者 马鑫 江义广 吴彬 李艳芝 谭烨

图片:记者 卓悦 李周 严冬 朱永乐 通讯员 谭亮

视频:记者 江义广 李慧 李周

辑:胡琪

审核:赵灯 赵岳

监制:曾佳梅

广铁集团本周末加开37趟高铁方便旅客出行

今日开始报名!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