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近期房企呈现两边倒局面,一边是很多国企央企业绩拉垮,发布会变成道歉会,都想着怎么跟投资人解释如今遇到的苦难,背后依然都是无解题。

两位一边依然还是老问题,民企还在沉陷暴雷漩涡,后面依然还有不少民企等着排队暴雷,2024年的美元债市场这债务数量依然还是相当庞大。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历经长时间的低迷后,政府似乎开始采取更直接的措施来稳定这一关键行业。最近的消息表明,政府可能会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收购那些滞销的房产,并将其转化为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以缓解住房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背景下,政府的直接介入可能是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新尝试。通过购买滞销房产并转化为公租房,政府不仅能够缓解市场压力,还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住房保障,这看似一举两得的好策略。

政府出面收房,这个举措似乎有着很深的价值导向,未来房子存量太大,上面不出手真的是卖不动了,未来房企生存问题也是非常艰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小编在跟很多朋友讨论,现在整个楼市估计也就三四个城市还可以玩玩了,特别是上海,似乎一直都比较魔幻,只要是区域优越,产品不拉,似乎都可以卖得动。

就在昨天,一家外资房企的项目又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王炸,45分钟项目开盘即罄,现在上海豪宅有点卖白菜的视角,你只要干开盘,我就敢全部要的节奏。

根据开发商披露的信息,凯德·茂名公馆作为凯德集团旗下凯德地产在上海开发的城央高端豪宅项目,位于内环内地段——淮海中路板块。4天半时间内,认购客户达289组,认购率达385%。开盘当日,75套房源在45分钟内被全部售罄。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最后75套房源现房销售,备案均价16.8万元/平方米,成为今年上海第八个均价超16万元/平方米的新盘。此次共推出75套房源,价格范围为3610万元至6186万元,项目共计总价约31.3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上海至少出现四次豪宅售罄的消息,包括中海项目、新鸿基项目、融创项目和凯德项目,这说明上海豪宅市场坚挺。豪宅市场数据表现不错,也意味着房地产总体形势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其中中海这个项目依然是行业的无冕之王,3月28日,中海旗下上海豪宅项目“中海·顺昌玖里”开盘选房,当日销售196.53亿元,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

小编感叹上海有钱人的数量如此庞大之余,也特别留意到上海座国际城市的真正底蕴了,目前改善市场真正的王者真的只属于一线城市,有钱的人依然还是看好不动产投资。

现在上海玩家,基本上都在认真研究产品,卷产品➕卷服务依然成为布局上海房企的最底层思维,因为各家竞品都在超级押宝大上海,不管是人才投入与资金投入。

上海真的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据克而瑞统计显示,今年截至2024年4月10日,上海总价2000万元以上高端住宅已成交1271套;其中内环内共成交1014套,而过去十年间,上海总价2000万元以上高端住宅平均每年卖掉约1195套。

不知道是有钱人真的在抄底还是大家真的不敢投资其他了,有钱人出手多是快准狠,根本不是刚需客户那种慢慢思索的逻辑,上海高端需求释放的时间点似乎也非常合适。

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上海这座超级国际化城市的口碑在慢慢改变,疫情期间的各种幺蛾子频出,确实让上海在很多人眼里是减分的。

不过进入2024年,似乎又有很多年轻人重新回到这座城市,上海依然还是国内头牌城市之一,它的吸引力仍然还在,这说明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才是其核心价值。

在去年重磅级“1214”新政的加持下,上海二手房市场恢复信心,走出年末翘尾的趋势。与此同时,二手房挂牌量也有所提升,买卖双方或将陷入长期博弈的状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四线城市的存量堆积,产业与人口急速外流,也就形成了一大批鬼城,没有人口的城市楼市急速下降,因此这部分人口价值还是得一二线城市吸纳。

上海作为经济体依然还是有吸附人口的优势,至2023年末,上海全市常住2487.45万人,相较于2022年底(2475.89万人),增长了11.56万人。

过去10年,上海人口增长缓慢,但在人才引进策略放松后,户籍和外来人口均有所增加。上海正通过5大新城计划促进周边城市平衡发展,构建大都市圈。

有了人才加持与人口净流入,上海置业与不动产投资依然还是会有大的需求。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达到1400万的城市,真的是一个超级大市场。

再从市场角度的来看,整体楼市已经已经完全拜托过去“有房论",在房价飞速发展的十年,衡量一个人资产状况,大多数会考虑有没房产持有,不管是在哪里,有房子似乎都是一个价值体现。

不过到了如今的市场行情,有房子的很多人似乎也没那么值钱了,因为很有可能是负资产,城市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城市的房子已经是鸡肋价值。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超大城市的房子与三四线房子不只是价值的差距,而是认知的差距,一线城市的房子价值不是其房子本身价值,而是一个希望与圈层的价值。

在大城市有房子是一个人工作学习娱乐的交汇体,在这里不动产投资成为了很多人生存的体现,大城市的城市发展轨迹一定是本随着不动产的投资轨迹。

因此,大家其实可以看到市场下行之后楼市的一个趋势,就是小城市的房子有价无市,送给很多人估计都没人要,但是大城市的房子只要稍微降低点预期就可以出手。

比如深圳旁边的惠州,一个超级被深圳开发商忽悠的巨婴城市,这些年从深圳打工人这里养活了不少开发商,再看看十年过去了,这里留下了什么?

乌鸦一遍的房子排列,各种豪宅概念,文旅概念,在当年营销事件方面都有不少出圈案例,如今也就是剩下开发商的回忆了。

因此上海楼市的魔幻其实根本上就是经济体的变迁,大城市不缺购买力,缺的就是核心好产品,核心区域的配套价值,因此一二线城市的资产配置在完全改变。

再加上很多豪宅都存在超大的二手倒挂空间,有钱人当然不会错过这种随便赚几百万的好事情,但是很多项目3000万的门槛确实不是一般玩家可以加入的,因此多数开发商其实就是为有钱人服务的。

如今各大开发商布局上海之余,也可以全面的反映各家开发商的真正底层实力。想要在大上海站稳脚跟,其实不光需要有钱,其硬实力才是制胜关键。

这里有全国最挑剔的客户,这里有全国最顶尖的头部央企深耕布局多年,这里有无数竞品可能就在自家项目对面,因此也是营销力必须突出的市场形态。

前段时间,中铁置业几乎要在上海被骂出圈的事件应该后期也会出现,因为上海滩的客户真没那么好对付了,对于产品操盘的眼光越来越高,想要依靠忽悠估计很难在这座城市生存。

另外小编一直也是一个观点,老破小、远郊新房的房东,别等了,救市跟你没关系,现在救的是希望,跟房子其实也没多大关系。

时代变了,刚需驱动楼市的历史彻底结束。这次大变革你们就是代价,刚需房源降价,换取交易量复苏,未来买卖主体一定是改善市场。

这个游戏我们玩了20多年,击鼓传花,刚需接盘,救市逻辑其实就是让这批人赶紧置换,不要等着还有涨价的可能。

现在小编还在庆幸今年初把老家的房子骨折卖掉了,终于还了我一个心愿,看来好事做的多了,上帝也会帮助我。

今天就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留言讨论,也感谢大家这么好看,也愿意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