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全国数智连锁经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由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携手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打造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平台,合力培养连锁经营行业的数字型高素质商业技能型人才。同日还举行了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数字贸易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与中国石化广东石油朝阳培训中心江门校区的揭牌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数字贸易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揭牌仪式暨全国数智连锁经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成立大会还审议并通过了《全国数智连锁经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草案)》,表决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并向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秘书长单位代表授牌。此外,活动还邀请了暨南大学教授谢宝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廖俊峰分别围绕主题“连锁行业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前沿技术”作《连锁经营产业发展态势与粤港澳大湾区行业发展机遇》《从数字制造到数字连锁——产教融合的视角》专题报告。

“产业+教育”合作衔接更紧密

根据教育部于2023年发布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含中职学校、高职专科学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的,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能够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基于共同体平台,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企业、学校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共享资源、互补优势。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70多所本专科院校、30多家企业单位加盟全国数智连锁经营产教融合共同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数智连锁经营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后,将全方位整合产教资源。

按计划,全国数智连锁经营产教融合共同体将全方位整合产教资源,协同成员单位完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和行业人才需求报告,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创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实践能力项目和教学装备,实现校企高效对接,提升支持行业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作为牵头龙头企业,将及时反馈企业、行业发展需求,协同推进技能人才培养。

在这个共同体的建设中,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作为牵头龙头企业,将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及时反馈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包括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等,协同相关高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探索和实践,组建高水平教科研团队;华南师范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高校,将发挥先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一方面为构建“利益共享”共同体实体化运行机制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发挥高水平大学在学术、理论方面等优势,协同做好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和行业人才需求,并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建设全国实训基地示范标杆

据了解,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数字贸易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是由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协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立的,旨在为数字贸易行业输送专业人才,推进产教融合,加快行业创新与发展。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彭志平表示,未来将把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建成集“产、学、研、赛、训、创、培”七位一体的全国同类型基地示范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数字贸易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由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协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立。

当前,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全球贸易也搭上数字技术发展“快车”。彭志平介绍,开展数字贸易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组建全国数智连锁经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通过构建“政校会园企+侨”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学校贸易类相关专业和专业群数字化建设,培养更多行业适用人才,赋能数字经济下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数字贸易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的揭牌正当其时,必将有力促进江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为区域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辟新战场;全国数智连锁经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适逢其势,必将有力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有助于形成产业推动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为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彭志平说。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李树林表示,接下来,将为示范实训基地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资源匹配,希望江门职院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政、行、企、校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集科研教学、实践实训、创业兴业就业、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数字贸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多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彭明程 江职

【作者】 黄烨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