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三家《财富》世界500强中的互联网企业陆续发布财报,从中可以看到一种缓慢的复苏正在发生。

昨日,京东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京东实现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超出市场预期的2583亿元;在净利润方面,一季度京东调整后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7%,远超市场预期。

同样,几天前阿里巴巴的2024财年及第四季度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24财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797.41亿元,同比增长9.97%,营业收入为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34%。

最为亮眼的要数腾讯财报。腾讯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公司净利润502.6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4%;代表公司经营质量的毛利也达到838.7亿元,同比增长23%。

三家公司财报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2024年是执行的一年,我们看到各业务已经取得切实的成果。尤其是我们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带来一季度活跃用户数和用户参与度的强劲增长。

所谓“执行的一年”既京东在重回电商“低价策略”本质。2022年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场内部会议上强调,“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此后的2023年京东上线了百亿补贴频道,并放开POP招商、下调运费门槛等,正是这些动作在2024年得到回报。按照许冉的说法,京东第一季度以稳健开局。

阿里巴巴在过去一年发生巨变。去年底,拼多多市值一跃超越阿里。随后马云内网罕见回帖:“阿里会变,阿里会改。”20天后履新阿里集团首席执行官不到半年的吴泳铭接任淘天一号位。在财报发布后,吴泳铭说,阿里正在重回增长轨道。通过聚焦用户体验,淘天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在今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说到:“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点自食其果。”

简单来说,京东和阿里都在重回“用户体验”和“低价本质”。两家电商巨头都在与拼多多竞争,京东曾经认为拼多多是“奇技淫巧”,只是流量生意;而阿里巴巴此前似乎也没有意识到拼多多的真正威胁。此前两家公司都在以各种不同方式应对拼多多,但最终回归到低价和用户体验的竞争中。

腾讯有别于两家电商公司,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网络广告、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增值服务业务,尽管业绩表现各有起伏,不过,三大业务的毛利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比如,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网络广告业务的毛利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长超40%。

视频号曾经被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视为“唯一的希望”,如今看来视频号不负众望。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实现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7%,毛利同比增长42%。对此,腾讯解释为,主要受益于视频号直播带货技术服务费等强劲增长,以及企业微信与其他企业服务的商业化增加。

相同的是,腾讯曾经赖以生存的游戏业务有稳定的增长。马化腾表示,一季度公司在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数款头部游戏中的团队调整初见成效,游戏总流水实现增长,为未来几个季度游戏收入恢复增长打下基础。

如果说三家公司的相同之处则在于,对于人工智能的期待。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以“数字人”带货的方式回归一线,同时,京东也宣布在今年618期间将在流量生态、人工智能技术和服务能力三大核心领域投入最大力度的资源帮助商家有效增长;腾讯正通过NLP、知识图谱、大模型等

人工智能

技术,为旗下社交、游戏、视频号、企业服务等业务赋能;而阿里也成立专门的

人工智能

电商团队,加码落地大模型,并持续加强云计算和

人工智能

基础设施的投资。

如果总结来说,三家公司当下都在回归大约20年前起步时的业务,并且重新将用户体验摆在了首位,对于未来,它们也将人工智能这种新的生产力工具融入业务,复苏与新竞争正在发生。(财富中文网)

《财富》杂志今年首度推出“《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试图找到这些出生在中国,正在影响世界的科技公司。它们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和产品,更在于它们代表的创新精神和全球化视野。我们期待这些中国公司在科技创新和全球化拓展中取得更卓越的成就,为技术和商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中国美债持仓金额创15年新低》的精彩观点

查看《A股史上最便宜的股票诞生》的精彩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