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过于善良的人往往容易被柔软的心肠所困,一旦心软,便难以说出拒绝的话语。不知拒绝,便会自寻烦恼。

在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确实不宜太过随和。否则,他人求助于你,你不论是非均予接受;他人推销货物给你,你也来者不拒。结果,你为他人付出诸多,但最后却可能收获不了他人的感激,反倒是自己的委屈难以言说。

这种情绀,或许不能一出生就明了,但经历几次类似的事件后,我们应学会心如铁石。否则,损失的是自己,遭受委屈的也是自己,且这种情绪可能长时间挥之不去。

就像我前几天与一位朋友交谈,她吐槽自己的经历时说:“我现在非常讨厌我们团队中的一个人,但又不懂得如何让她离开,我真恨自己心软。如果当初不是因为我太过善良,朋友介绍她加入我团队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现在好了,那个人就像赖皮一样不走,我烦恼不已却无可奈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吧!”

另一读者讲述了她姐姐的婆媳矛盾,也是涉及到“心软”和“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问题。我们来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她姐姐曾在婚前充满兴奋、紧张和激动,但在听了姐姐的忠告后,她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婚后生活,担心也会遇到婆媳矛盾

姐姐的忠告是:“婚后,做儿媳不要太心软,否则很容易被婆婆欺负!”

之所以有这样的忠告,是因为她姐姐自己就有过惨痛的经历。刚结婚时,婆婆向她借了30万。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为了给婆婆留下好印象,她还是把钱借给了婆婆。然而,钱一借出去,婆婆就再也没有提还钱的事。

她姐姐多次想开口要钱,但因为缺乏合适的理由而难以启齿。其实,债务还清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姐姐之所以难以启齿,纯粹是因为心太软,因为太善良,因为爱面子。

后来,她即将结婚,她姐姐觉得这是个合适的理由,于是就去向婆婆要钱:“婆婆,我妹妹结婚需要用钱,你借我的30万什么时候还?”结果,她婆婆直接否认:“什么钱?我从未借过钱,你无缘无故问我要钱,这是什么道理?”

她姐姐提醒她,帮她回忆,她依然装疯卖傻,就是不承认自己借过钱。最后,她姐姐急了,把事情告诉了她姐夫,因为她姐夫知道婆婆借钱的事情,所以下令要求婆婆还钱。

婆婆最后被逼无奈,才不情不愿地把钱还给了她姐姐。虽然钱最终还了,但她从此怀恨在心。

她姐姐的忠告就是基于这些经历:“虽然你的婚姻可能与我不同,虽然你的婆婆可能与我不同,但一切都是未知数,你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以我为戒,狠心要趁早,不要因为心软就借钱给婆家人,否则你之后要钱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麻烦!”

善良的人和心软的人,在他人提出要求时,往往出于好心。他们期待的结果是付出有所回报。如果向他们提出要求、向他们借钱的人懂得感恩图报,彼此的关系会很融洽。反之,关系则会变得紧张。因此,我们要学会在保持善良的同时,也要有原则,要懂得拒绝。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避免因为心软而带来的困扰。

在你的婚期将近之际,我想给你一些或许会令人不那么舒适的忠告。请不要急着反驳,这些话,都是出自一位过来人对你的关爱与呵护。虽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那样一些人,她们的心中只有自己,她们的世界里,calculations是永恒的主题,她们只想要利用别人,成全自己的利益,却从不考虑给予任何回报。

如果你明确地知道,你即将面对的人就是这种类型,那么,请尽可能地避免与她们有任何瓜葛。但是,如果你无法确定,那么在作出决定之前,你需要三思。如果你不想经历那些令人不快的案例,那么请你学会拒绝,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金钱借出,因为不借,就避免了一系列的纷争。

我知道,你可能会担心,如果拒绝帮助或借钱,别人会认为你不懂事。但是,请记住,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设定一套行为准则。你可以选择帮助他人,也可以选择借钱,但在你做出决定的时候,请想象一下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不要在帮助他人或借钱之后,因为没有得到回报而心生抱怨。

这类事情,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只有遵循自己设定的原则,你才不会因为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而后悔。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如果你选择不做,那么就不会有结果;但如果你选择做,就必须准备好承担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

我希望这些话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在面对人生的重要决定时,能够更加坚定和从容。请记住,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我都会支持你,陪伴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