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65座。以2023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7.45万计,每15.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当前,上海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之都”。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4年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主题是“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博物馆点亮城市未来;博物馆启迪智慧,博物馆链接世界”。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上海各大博物馆开展系列活动,吸引市民参观。

据介绍,今年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减免费开放活动汇集沪上135家博物馆,并联动中国旅游日,减免费开放日覆盖5月18日、5月19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汽车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等热门收费博物馆向市民减免费开放。

今年的博物馆日期间,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闵行区博物馆《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展示文物考古成果。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舟楫中国: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特展》、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圈近代爱国实业家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是党的发源地,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上海部分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展示红色传承。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和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4家红色场馆发起,共同打造“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推出“GO!TO辅德里”主题活动,着力以轻松时尚的形式传播红色基因。活动现场,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学生将震撼人心的革命英雄故事“舞”入市民身边。同期的“辅德里文博市集”汇聚了高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及老字号企业,以红色文化戏剧展演、知识科普竞赛、“一带一路”文化展示等丰富互动为载体,让群众在参与体验。

 图片来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还首次在夜间对公众开放。闭馆后,纪念馆开放到20:30,开设夜间导览专场。观众可在夜色中欣赏辅德里公园的静谧之美,也可深入探访“石库门里的纪念馆”,近距离了解1927-1935年间中央特科在上海英勇战斗的内部纪实。

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电波循迹”活动中,观众可以通过直播在线探馆,邀请专家学者从历史发展脉络解读特科工作细节。

崧泽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上海区域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是上海远古文化、史前文明的发源地,被称为“上海之源”。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举办“上海之源话崧泽”系列活动,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探讨如何将古老文明转化为大众知识,实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

2024年亦是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为庆祝这个里程碑,该馆特举办“遗见青新”非遗市集。上海市区内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田山歌”、面塑、竹编等,组成14个展区在博物馆内外进行现场展示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