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助理教授潘攀谈“文物的多感官转译和特殊人群教育”

面对一方砚台,居然可以感知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闻到他走过路上青草的气息、听到他曾听过的淅沥雨声?将来,观赏这方砚台“东坡笠砚”时,你可能会先戴上一顶“东坡笠”,随后开启多感官之旅。

如何对文物进行多感官活化、激活“观”众的听觉、嗅觉、触觉乃至对温度湿度和情感的共鸣?如何对特殊人群作更友好的展品讲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助理教授潘攀的“博物馆学实践”课程正在做出探讨。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新快报记者在广东省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专访了潘攀。当时,她的十几位来自中大考古专业和文博专业的大三和研一学生,正在该处上课。他们模拟粤博的策展人制度,挑选了四件展品,分组进行“多感官”展项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6日下午,“博物馆学实践”课程正在广东省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潘攀(中)与学生们进行探讨。

2023年,中山大学与广东省博物馆强强联合,签订了《博物馆学实践》课程合作协议。“这两年来,我们都会在博物馆中,根据当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设计完成年度《博物馆学实践》课程理论与现场研学。”潘攀说。

“我们今年的主题是‘文物的多感官转译和特殊人群教育’,它的特点在于颠覆了传统博物馆以视觉为中心的观展体验,激活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当前语境下,可说是对文物进行多感官‘活化’。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大量专业性研究,成果将在博物馆内‘落地’展出,除了可颠覆公众常规体验,它也成为一种别样的教育形式,教育效果随公众体验的增强而增强。”她说。

记者在课堂现场,看到了四件展品的“多感官”活化进程。

粤博端砚常设展厅里,有一方清朝道光年间的“端石东坡笠砚”,学生们介绍,他们设想在展品边,放置一个“东坡笠”斗笠本身,并联动声控装置,“观众不仅可看到真正的东坡笠长什么样子,戴上之后还可以听到苏公的诗词以及萧萧风雨声,我们还计划配备森林气息的香薰,全方位让人感受‘一蓑烟雨任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石东坡笠砚。受访方供图

另一被选中的展品是一座汉代模型明器——东汉三合式陶作坊,“传统的展品摆设方式,使人们只能看到它的正面,其实,它就像一座真正的房子,屋里和屋后,也有人、畜的活动。我们向馆方要来了它的各角度照片,用黏土复制了这座‘房子’和里面的人物,把它解构,公众可以观看和触摸。汉代的墓葬观是‘视死如视生’,墓葬艺术比较写实,我们的实践,不仅能弥补视觉展示的不足,还能部分复原当时的社会生活,并助力发掘其文化内涵”,潘攀介绍。另外的两个展品实践,还包括依托一副明末清初的骨牌,让学生cosplay名将“吴六奇”,与观众互动;以及通过声光电效果,展示“日晷”的物理原理。

“我会提醒学生,在选择展品时,既要判断其周边场所是否有空间进行扩展,也要看这件展品是否还处于讲解较简要状态,属于较容易被公众忽视的品类——我们把它们‘挖掘’出来研究落地,更有实践意义。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公众调研,公众调研是检验成果的最重要方式。”

潘攀说,课程初衷是想让特殊人群更充分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同时也越来越发现,文物的多感官活化“于健全人也是友好的,同样把他们的体验扩展”。

她说,视觉中心主义曾经抑制了公众欣赏与理解博物馆展品的能力,如今,理论和实践双管并行,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进行各项努力和探索,常见的方式有设立特殊人群专场活动,以及选择部分展品进行多感官转译——“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希望终有一天,障碍都能消除。”

■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文/摄(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