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上午,李先生和张太太正悠闲地坐在家中的客厅里喝茶聊天。作为一对退休的老年夫妻,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个月可观的退休金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无须操心。

"咱们的小伟真是个好儿子。"李先生说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和媳妇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真是令人羡慕。"

张太太点点头,满怀欣喜地说:"是啊,有了孙女小梅后,我们的生活就更有意义了。看着她一天天长大,真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李先生去开门,原来是儿子小伟和儿媳王芳一家三口来做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妈,我们来看你们了!"小伟高兴地说。

"快请进!快请进!"李先生连连招呼,一家人很快就坐定在客厅里。

小梅是个活泼可爱的六岁女孩,她一进门就扑进爷爷奶奶的怀抱,叽叽喳喳地向他们诉说自己上周在幼儿园的趣事。李先生和张太太听着,不时被她的天真烂漫所逗乐。

"爸妈,我和芳芳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小伟突然开口说道,脸上带着一丝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事啊?你说吧。"李先生好奇地问。

"就是这样,我和芳芳觉得,你们每个月拿出6000块钱给我们公婆,怎么样?"小伟斩钉截铁地说。

李先生和张太太顿时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想到儿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怎么可能呢?!"张太太惊讶地说,"我们退休金才12000块,如果每月给你们公婆6000,那我们自己怎么生活?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你们不明白。"王芳插嘴说,"在我们老家,做儿媳妇的都要这样侍奉公婆,这是规矩。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公婆会很生气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李先生也难以置信地说,"我们这么多年辛苦工作才攒下这点退休金,怎么可能拿出一半去给别人呢?你们公婆又不是没有收入,为什么要指望我们赡养他们呢?"

"那就这么说定了!"小伟突然拍案而起,脸色阴沉下来,"如果你们不答应,那就别想再见到小梅了!"

"爸爸,你们太自私了!"小伟厉声斥责道,"你们只顾自己,根本不体谅我们的处境!行,那就这样吧,我们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小伟便拽着王芳和小梅气冲冲地离开了。李先生和张太太坐在那里,彷徨无助,泪水夺眶而出。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亲生骨肉竟会如此苛刻、如此不近人情!

就这样,父母与儿子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裂痕。李先生和张太太夜不能寐,他们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

"都是我们的错。"李先生自责地说,"我们当年教育小伟的时候太溺爱他了,导致他长大后如此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张太太点点头,眼神黯然:"是啊,我们把他看作掌上明珠,从来没有严格要求过他。如今他竟然这样对待我们,真是自食其果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伟一家三口再也没有出现在李先生和张太太的面前。每当想起可爱的小梅,两位老人就痛苦万分。他们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觉得也许应该答应儿子的无理要求。

"要是当初答应了,我们至少还能经常见到小梅。"李先生常常这样说。

"可是那样做也太过分了。"张太太反驳,"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退休金,怎么可能拿出一半给别人呢?那简直就是白干一场!"

争论之下,两人的矛盾愈加尖锐。有时他们甚至会为这件事大吵一架,相互指责,争论不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种痛苦的日子里,李先生和张太太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他们意识到,自己确实在儿子的教育方面疏于管教,导致他今日如此无理取闹、目无尊卑。

于是,在反复考虑之后,他们决定主动采取行动,试图与儿子和解,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李先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向儿子诚恳地道歉,希望能重新走到一起。

小伟看到父亲的这封信后,内心也受到了震撼。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意识到自己的确做错了,伤害了亲生父母的感情。他痛改前非,决心以后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儿子和父亲。

几天后,小伟带着妻儿来到了父母的家中。一家人相见,气氛一度有些。但很快,小伟就诚恳地向父母道歉,允诺日后会尽力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妈,对不起,我错了。"小伟说,"我被妻子的家庭观念所蒙蔽,做出了伤害你们的事情。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你们辛苦工作一辈子,应该过上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

李先生和张太太听后,眼里荡漾着喜悦的泪花。他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了儿子和孙女,一家人重拾了亲情的温暖。

从此以后,小伟一家常常回娘家做客。小梅也成了爷爷奶奶最大的欢乐源泉。看着这一切,李先生和张太太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虽然曾经遭遇了挫折,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幸福的归宿。

一家人重新和好后,李先生和张太太觉得自己的生活又重新充满了阳光。小伟时常带着妻儿来家里做客,一家人其乐融融,仿佛之前的矛盾从未发生过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王芳在家中对小伟说:"你看看你爸妈,整天就知道宠着小梅,却从来不关心我们公婆的感受。你就不觉得他们太自私了吗?"

小伟皱了皱眉头:"什么意思?我爸妈对我们很好啊。"

"哼,你就是被他们宠坏了!"王芳冷哼一声,"他们把我们公婆看作是外人,根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要是换了是我们家,我妈可从来不会这样对待你爸妈的。"

不久后的一天,小伟独自来到父母家做客。张太太正在客厅里给小梅讲故事书,看到儿子来了,连忙招呼他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妈,我有话对你们说。"小伟开门见山。

"什么事啊?"李先生好奇地问。

"就是,我觉得你们对我太纵容了,导致我长大后目无尊卑、习惯于被宠爱。"小伟诚恳地说,"而且,你们对我们公婆也太冷淡了。你们应该多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而不是只顾着宠爱小梅。"

张太太和李先生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儿子会突然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我们已经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小梅身上。"张太太解释说,"作为爷爷奶奶,我们当然更喜欢和乖巧可爱的小孙女在一起了。"

"那也不应该完全忽视公婆啊!"小伟有些激动地说,"你们应该体谅一下他们的感受,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外人!我们公婆可是伺候了你们这么多年的老人家!"

"好了好了,别激动。"李先生连忙安抚道,"我们确实有些疏忽了,下次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多关心一下他们。"

小伟点点头,似乎还是不太满意,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以后,李先生和张太太开始时不时地打电话问候一下小伟的公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可是,每次通话,他们总能感受到对方冷淡疏远的态度,似乎并不太在意自己的问候。

有一次,张太太干脆直接问小伟:"你们公婆对我们这么冷淡,是不是因为上次的那件事情啊?"

小伟支支吾吾地说:"可能吧,他们毕竟也很伤心。不过你们继续保持关心,他们迟早会回心转意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先生和张太太越发觉得,他们和小伟公婆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无形的隔阂和障碍。尽管他们已经尽力去关心对方,但对方依旧视而不见,态度十分生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生叹了口气,拥抱着妻子安慰道:"那时的情况,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啊。谁知道他们会如此锺情不解呢?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释怀的。只要我们用诚心待人,他们迟早会被我们的诚意所打动。"

就这样,一家人的关系再次陷入了冷淡的境地。小伟虽然表面上对父母亲热有加,但内心却难免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存有芥蒂。而张太太和李先生,则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拒绝儿子的决定,是否应该勇敢地承担起那份沉重的赡养义务。

在这种的氛围中,日子一天天过去。小伟偶尔会带着妻儿来父母家做客,但每次见面,气氛都十分凝重,大家似乎都有心事难开。

李先生和张太太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似乎越来越疏远了,而可爱的小梅也没有像从前那样常来家里了。有时候,张太太会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出神,眼里满是惆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有一天,张太太突然对李先生说,"我总觉得,儿子他们对我们很陌生,就像是生疏的陌生人一样。"

李先生沉默片刻,叹了口气:"也许当初我们应该答应他们的要求,每月拿出6000块钱给小伟公婆。虽然那个要求有些过分,但或许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孝顺'吧。"

"可是,我们那点可怜的退休金,要是每月都拿出一半去给别人,我们自己将来怎么办啊?"张太太痛苦地说,"到那时候,我们就真的要指望儿子赡养了。"

"那我们现在也不是这个境地吗?"李先生无奈地说,"儿子和媳妇都对我们敬而远之,看样子是不打算赡养我们了。我们或许当初真的做错了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过了好一会儿,张太太突然说:"要不,我们再给小伟打个电话,诚恳地向他道歉,表示愿意答应他们当初的要求?说不定他们就会重新接纳我们了。"

李先生想了想,点点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我们毕竟是他们的父母,应该尽量去体谅儿子的想法,维系亲情的关系。"

于是,李先生拨通了小伟的电话。电话那头,小伟的语气十分冷淡生硬。

"爸,你们有什么事吗?"

"哦?现在你们终于醒悟过来了?当初我提出那个要求的时候,你们可是理直气壮地拒绝了,还说我们公婆有自己的收入,不需要你们赡养。如今你们反过来开恩了,我可不敢要你们的钱了。"

"行了行了,别解释了。"小伟打断了他,"要是当初你们答应了,我现在也不会这么说你们了。可惜你们没有,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这样了。以后别再打扰我们了,我们一家人过得很好。"

说完,小伟就把电话狠狠地挂断了。李先生捂着脸,痛心疾首。他万万没想到,儿子竟然会如此狠心,对自己的父母如此薄情寡义。

就这样,一家人的关系彻底破裂了。小伟再也不让妻儿与李先生和张太太来往,而李先生和张太太也只能痛苦地接受这个事实。有时他们会想念可爱的小梅,但想到儿子的薄情,又只能将这份思念深深埋藏在心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李先生和张太太的生活渐渐失去了意义和动力,他们整日无所事事,过着朝夕相对的闷闷日子。偶尔,他们会回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那些快乐的时光如今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张太太常常这样自问自答,"否则儿子怎么会对我们这么薄情寡义呢?"

"谁知道他怎么想的呢。"李先生无奈地说,"也许我们当初真的应该答应他们的要求,这样现在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就这样,两个老人被亲生儿子遗弃,过着孤苦伶仃的晚年生活。他们痛恨自己当年的决定,却又无能为力。亲情的纽带被人为斩断,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痛楚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