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的军事策略正在悄然转变,特别是在面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影响力时。美国不再仅仅关注高端武器的供应链问题,连最基本的弹药生产也开始受到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役少将詹姆斯·马克斯(James Marks)在美国知名国防媒体《突破防御》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强调了美国国内硝化棉生产对满足美国军事需求的重要性,并呼吁美国国会支持一项确保美国弹药供应关键组件的计划。

美军弹药供应链问题

马克斯指出,以前,当一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迎战敌人时,他们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弹药能否正常使用。

然而,随着制造业的外移、供应链的延长以及外国对手的战略操作,美国获取弹药关键组件的能力受到了严重挑战。其中,硝化纤维(即“火棉”)的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火药和弹药推进剂的关键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火棉生产国。西方国家的弹药库存已经显现出短缺,然而,中国却依然保持生产优势。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去年中国的硝化纤维出口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022年的340万美元增至2023年前10个月的718万美元。

马克斯认为,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美国决策者必须优先考虑硝化纤维的生产和弹药输入的供应。

今年,爱达荷州参议员吉姆·里施(Jim Risch)和明尼苏达州众议员汤姆·埃默(Tom Emmer)提出了《弹药供应链法案》。该法案要求行政部门向国会报告国内无烟火药供应情况,包括硝化纤维的生产能力,这是了解美国生产能力并增强其生产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斯还指出,除了美国增加国内生产,美国还需要加强出口控制。拜登政府已经加强了对硝化纤维的出口管制,财政部在去年12月宣布了一轮新的制裁措施,旨在“收紧”对向俄罗斯军工基地提供支持的第三国的控制。然而,仅仅依靠防御措施是远远不够的,美国需要主动出击,确保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我认为,我们足以从马克斯的观点中看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这不仅是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体现,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体现。面对美国的应对措施,我们需要未雨绸缪,确保我国在关键军事物资上的自主生产能力,不被他国牵制。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对话,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发展。

美国的军事策略转变及其影响

美国长期以来在军事领域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这不仅归功于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庞大的军费开支,还得益于其稳定的弹药供应链。然而,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延展和制造业的外移,美国的弹药供应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硝化纤维的短缺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关键材料的供应依赖于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的生产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硝化纤维是一种关键的军工原材料,用于制造火药和弹药推进剂。控制硝化纤维的生产意味着在军事物资供应方面拥有战略优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使得其在国际军工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中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提供了有力筹码。

俄乌冲突的事实提醒我们,控制关键军工物资供应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美国而言,硝化纤维的短缺暴露了其供应链的脆弱性,迫使其加大国内生产力度,强化供应链安全。

美国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增加国内硝化纤维的生产,二是加强对关键军工物资的出口控制。《弹药供应链法案》是美国增强国内生产能力的第一步,旨在了解国内无烟火药的生产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增强措施。同时,拜登政府也加强了对硝化纤维的出口管制,试图通过限制其他国家的供应,保障自身的军事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这些应对措施对我们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参考」。

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关键军工物资供应链中的重要性,确保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未雨绸缪,提升自主生产能力,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此外,通过国际合作和对话,推动和平发展,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才是长久之计。

现代军事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防能力和国际地位。

中国在硝化纤维生产方面的优势,既是我国制造业能力的体现,也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灵活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通过增强国内生产和加强出口管制来应对供应链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应当继续发挥制造业优势,巩固在关键军工物资供应链中的地位,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