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罗勇

初夏时节,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黄桶街道新堡村的腊味烘烤房里,周凤正忙着在烟雾中检查腊肉的熏烤情况,以便于调整合理的火候,整个烤房里弥漫着浓浓的腊香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凤挑出几块品质上好的猪脚腊肉,准备安排给村里的几位老人送去品尝,这样的安排经常在忙碌之余挂在心间。

今年47岁的周凤出生并在毕节市织金县猫场镇长大,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困,经常得到周围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她从小便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就是将来要靠自己的努力回馈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大后的周凤放过牛、摆过摊、开过厂,后来嫁到安顺市普定县。有了多年的鲜肉销售经验的她,将目光锁定在腊肉生意上,建成腊肉香肠加工厂,用爷爷交给自己乡村腊肉制作的技巧,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地道家乡味,再通过腊肉产业的发展,带领乡亲们创业就业,建设家乡。

每隔一段时间,周凤便会遵从传统腊肉制作技艺,精选上好的五花肉,加上精心配制的调料,将猪肉进行腌制,然后选用香椿树作为香薰木料,经过小火吊烤、大火透烤、细火入味等流程,取出自然晾干,便是美味十足的“老腊肉”。周凤还根据顾客的不同口味,开发推出腊肠、腊排、腊龙骨等特色产品,深受市场喜爱,周凤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腊姐”。

如今,周凤的腊肉香肠加工厂,严格按照传统的制作工艺,产品生态有特色,“腊”味十足,市场供不应求。加工厂长期吸引村民就近就业20余人,带动当地的生态种养殖产业发展,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叠加,实现群众与加工厂的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凤看来,乡村振兴中产业的振兴作用非常重要。开发加工家乡生态美味产品,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本来就是她的奋斗目标之一。未来,她将会在流程优化、产品结构等方面持续发力,结合当地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争取走出了一条生态猪肉深加工的新路子,探索村民灵活参与入股的发展模式,将腊味做成群众致富路上的“盼头”产业。“不仅产业要共享,发展成果也要共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周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