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百态,世事如云;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正所谓,林子密了什么鸟都有。在这个百鬼众魅、魑魅魍魉遍地的时代里,许多你想破脑门都想不到的事,很多人却做到了。

这两日,为了写一篇小文,我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竟然发现了许多篇不可思议的学术论文。

一篇题为“熟鸡蛋返生孵化雏鸡实验报告”的文章让我大吃一惊。论文的作者郭萍据说是一家职校的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文章运用了大量数据,讲述了学生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使煮熟的鸡蛋又变成生鸡蛋后,孵化出小鸡的研究成果。

熟鸡蛋返生,这种有悖科学认知的奇文,居然匪夷所思的发表在一本有刊号的正规期刊上面。

除了鸡蛋返生,还有很多颠覆三观的学术研究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通过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的需求欲望有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这篇文章的作者写道:

肠道菌群与人们的物质记忆密切相关,特别是食物记忆,这可能是人们产生物欲的原因之一。

因此,论文提出了“菌心说”学说和“双脑论”观点,认为肠道菌群可能是导致人们贪污腐败乃至物欲横流的重要原因。

作者建议通过科学的生物技术对官员紊乱的肠道菌群进行调整,有助于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效率。

我靠,这是什么狗屁理论?

如果肠道菌群是左右廉政文化建设效率的关键,那么也可以这样认为,若对所有官员进行阉割,是不是就能预防了行贿受贿?

据说写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五位专家。

只是不知道每天锦衣玉食的这五位专家在大放厥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此刻喝的茅子抽的华子,才是腐败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发表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期刊《自然辩证法通讯》上的一篇奇文,更是无聊。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作者貌似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马院的一名硕导。

一名教授,一名研究生导师,一名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专家,不干正事,却揪着个蟋蟀不放?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吗?难道蟋蟀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生存的?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奇葩的论文,都发表在一些期刊上,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写下本文,主要是现在的一些专家,还有一些以搞学术研究为名混吃混合的人太令人愤慨了,我认为他们都是些吃饱了撑的的主。

每天无所事事还故意找事,找点正经事做也就罢了,非要整出点反智商反人类的幺蛾子。

真正的科学研究他们从来不搞或者搞不出来,代表民生民意的话题也总是避而不谈。

搞不出研究成果也就罢了,偏偏还生编硬造,一本正经恬不知耻地胡说八道。

若是写这些论文的人闲的无事可做,我的建议是让他们来煤都大同吧。这里遍地乌金。每天看看他们洗煤,也好过听他们大放厥词让人舒坦。

术业有专攻。希望研究熟鸡蛋返生、研究肠道菌群、研究蟋蟀身体以及研究屁的这些人,别再显摆这些侮辱人类智商的研究成果了。

魑魅魍魉遍地的时代过去后,你们会遭到报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