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色列军队稳步向拉法内部地区挺进的时候,加沙北部重新燃起了战火。以色列军方宣称,昨天他们在加沙北部袭击了70多个“恐怖目标”,消灭了几百名哈马斯成员。

这是因为当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由北向南清除哈马斯时,哈马斯用上了咱们小时候玩剩下的“捉迷藏”游戏,从以军封锁线的缝隙里悄悄地向北部地区渗透。

有军事观察家分析认为,辛瓦尔现在已经不在拉法,他很可能早就运用“捉迷藏”的方法潜回到了汗尤尼斯的地道里。

加沙地区的战斗形势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以色列方面一直拒绝让援助物资穿过战线运往加沙内部,以防止哈马斯利用这个机会向北部渗透。

为了既能向加沙内部提供援助物资,又能避免哈马斯借机逃窜,美国投入巨资在加沙的西部海边建造码头,以便将食品、药品、水等人道物资运给加沙的巴勒斯坦人。

从5月18日开始,美国建造的“三叉戟”码头正式投入使用,每天可以为加沙巴勒斯坦人运送500吨援助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多辆满载救援物资的大货车从一座刚刚建成的浮动码头开进加沙南部,立刻就有大量的加沙涌过来抢夺物资。

他们知道,等卡车开进南部的物资分发点,立刻就会被全副武装的哈马斯成员所控制,他们根本拿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NN记者现场采访一名前来抢夺物资的加沙男子,问他关于通过浮动码头运输物资有什么看法。

这位名叫穆尼尔·阿亚德的加沙男子表示:大家都很担心美国花大力气运送这些援助物资有什么用意,因为美国从未支持巴勒斯坦人(抹掉以色列国)的事业,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向我们提供援助是难以置信的。

他的话,让我更加坚信一个道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面对面的两个人,看世界的逻辑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的战争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存在广泛的争议,其政府内部也有严重的分歧。只是因为战争的目标让他们暂时求同存异而已。

这两天,以色列军人找到了至少3名人质的尸体。有观察家认为,哈马斯根本没有对人质的有效管理和保护,除了辛瓦尔身边有一些人质为他当护身符之外,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人质究竟在哪里,更不知道人质是死是活。

以色列民众——尤其是人质家属——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开始抨击以军在加沙的战争不仅行动迟缓,而且在解救和保护人质生命方面无所作为。

几乎每个周末,特拉维夫都会爆发反对内塔尼亚胡的大型抗议活动,抗议者要求他马上辞职。

下图是18日晚上特拉维夫抗议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拉维夫警方用高压水枪冲击抗议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地说,这两个问题都不能怪内塔尼亚胡——人质在哈马斯及所谓加沙“平民”手里,以军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行动迟缓是因为以军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避免加沙人的伤亡。

但手里握着选票的民众可不会体谅他,政客们更不会考虑这些。

5月18日,以色列前国防部长、战时内阁成员甘茨在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内塔尼亚胡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内塔尼亚胡在6月8日前制定对加沙的作战计划,在“胜利与灾难”之间做出选择。

他提出六个要求:

1.消灭哈马斯并实现加沙的非军事化。

2.带回人质。

3.确定加沙的替代(哈马斯)治理方案。

4.让加沙居民在9月1日前返回加沙北部。

5.与沙特建立正常化关系。

6.建立统一的以色列国家服务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茨表示,如果他的要求在6月8日前不能在新的作战计划中得到满足,他将退出内塔尼亚胡政府。

这六个要求,与以色列方面现行方案并无本质区别。甘茨主要是指责以军的行动太慢,而且至今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对甘茨的“最后通牒”,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明确拒绝了。

平以而论,战争行动迟缓的责任很难归咎于内塔尼亚胡,它主要是因为国际舆论压力所致。

在战后的加沙回复秩序的问题上,以色列很难明确表示是否会在战后控制并治理加沙。

如果表示控制并治理加沙,可能让以色列面临更大的压力,并真的失去美国的直接军事援助。

如果承诺战后完全离开加沙,哈马斯必定会死灰复燃。正如甘茨本人所说,加沙是哈马斯再次壮大的“大门”。

目前,甘茨的立场是要求以色列在战后负责治理加沙,确保它不会成为哈马斯成长的温床。而同为战时内阁成员的国防部长加兰特则反对以色列于战后在加沙保持军事存在。

目前,在最新的一项民意调查中,甘茨的支持率为35%,高于内塔尼亚胡的32%。

不排除甘茨发出“最后通牒”是出于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