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0年左右,上海西门“仪凤门”。

清朝上海城周长9里、高2丈4尺,设6处城门,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晏海门”(北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0年,上海一位富商家里的女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0年,上海虹口菜市场附近街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0年,街头的一辆载人的黄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0年,坐在独轮车上的富家小少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1年,耶稣会孤儿院里晨读的孤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1年,在消费水管前跳水的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2年,万国商团行走在南京路上,参加游行检阅。

1853年4月,英美等国以保护侨民为名组织了上海义勇队,后称万国商团,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担当了维护租界当局统治的角色。1943年7、8月间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7年,英商上海电力公司雇佣工人在南京路上铺设电车轨道。这是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从静安寺到上海总会,全长6.04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8年3月2日,第一条有轨电车路线在公共租界开始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8年,怡和洋行的主要管理和上海地方官员参加沪宁铁路全线通车典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已经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一群工人坐独轮车去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