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

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

这是新中国诞生前夕,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缅怀红色革命伴侣蔡和森与向警予的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和森和向警予剧照

蔡和森与向警予都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们的爱情也曾一度被无数革命青年奉为楷模,但他们爱情的帆船在航行中也遇到了暗礁急流,以至终究未能抵达生命的彼岸,婚后第6年,他们便和平分手了,这是为什么呢?

1913年秋,蔡和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他和毛泽东、萧子升三人品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在毛泽东的倡议下,三人一起约定“为寻求救国真理,甘愿终生不娶”。1918年4月,他们一起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和森

向警予则出生于富商家庭,1916年,她从长沙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故乡湖南溆浦,开办了新式学堂“溆浦女校”,并且亲自担任校长。她在学校里要求女生放脚,并亲自为她们解开裹脚布,开放了女子放脚的先河。

此时驻扎在溆浦的湘西镇守副使兼第五区司令周则范看上了向警予,于是派人来向家说媒,向家慑于周则范的权势,只好勉强答应。向警予为了断绝周则范求婚的念头,又不连累家庭,于是只身闯进了周公馆,当面拒绝了此事,并对她说:“以身许国,终身不婚!”

此后向警予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长沙,住进了周南女校的同学蔡畅家里,在这里,她认识了蔡畅的哥哥蔡和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警予

1919年底,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50多人乘坐“盎特莱蓬”号法国邮轮,从上海启航,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此前蔡和森和向警予虽然认识,但并没有过多的交流,此次在海上的航程长达35天,这给了他们充分的了解和接触的机会,两人经常一起观看日出,讨论学习和政治问题,当船到达法国马赛港的时候,他们都发现自己已经爱上对方了。

到达法国以后,蔡和森和向警予分别被华法教育会安排在设在距离巴黎100多公里的蒙达尼城的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补习法文,他们在这里公开了恋情,得到了同伴们的一致支持。

1920年5月,蔡和森和向警予正式在法国的蒙达尼城举行了婚礼。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见向警予平时衣着朴素,专门给她赶制了一件旗袍,向警予高兴地对婆婆说:“我不习惯穿这样的衣服,但是为了你,今天我就穿上,哪怕就一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健豪

葛健豪见向警予穿上旗袍以后,反而显得有些不自然,便告诉她不要勉强,于是向警予没有在婚礼上穿这件旗袍,但她一直把旗袍珍藏了起来。1928年,她在就义前换上了这件旗袍,从容地走向了刑场,尽管此时她已经和蔡和森分手,但她仍想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往日爱情的眷恋。

婚礼上,蔡和森和向警予分别朗诵了两人在旅途中写给对方的诗篇,这些诗篇被编成诗集,取名《向蔡同盟》,这表明他们的结合,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爱情上的同盟,更是革命理想事业上的同盟。

婚后向警予给父亲寄了一张印有一对十分可爱的小孩的明信片,她在明信片上写道:

“和森是九儿(向警予的小名)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不同的。这画片上的两个小孩也合他与我的意,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产生的新人,又可叫作廿世纪的小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和森和向警予

蔡和森也给远在湖南的毛泽东写信,告知他和向警予的婚事,他在信中说:“我与警予有一种恋爱上的结合。”

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责备蔡和森背叛了“终生不娶”的约定,反而为他们感到高兴,他认为两人的自由恋爱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在向、蔡的影响下,后来毛泽东与杨开慧、李富春与蔡畅也先后结成了伴侣。

1921年10月,蔡和森因参加留法的学生运动,被法国当局强行遣送回国,不久以后,向警予也因为怀孕而回到了国内,4个月后,他们的长女蔡妮出生,夫妻俩既高兴又犯难,他们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精力照顾女儿,他们只好住租金最低的房,吃最省钱的饭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党的工作中。

在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上,蔡和森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长,向警予也担任了中央妇女部长,夫妻俩更加忙碌了,向警予只好将蔡妮送回老家湖南,托付给家人抚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警予

1924年5月25日,向警予又在湘雅医院生下了儿子蔡博。孩子出生不到1个月,就交给了蔡和森的姐姐抚养。

在当时的党内,“向蔡同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吸引了无数进步青年向党靠拢,他们也成为了当时中国政治舞台叱咤风云的革命人物。

但在1925年,两人看似牢不可破的婚姻却出现了裂痕,当时党内有一个叫彭述之的人,以中央委员的身份接替多病的蔡和森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他还和蔡和森夫妇一起住在了中央宣传部的寓所。这年6月,中央安排蔡和森离职去北京疗养,向警予因工作需要,脱不开身留在了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述之

彭述之是一位风流才子式的人物,他的性格和工作作风与蔡和森迥然不同。蔡和森是把生命完全奉献给事业的革命家,他工作起来非常忘我,经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所以才会患病。而且他也不太注重个人卫生,在他的住处找到虱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向警予因为工作繁忙,并没有精力来照顾蔡和森的生活,而且她本来也不擅长家务,以至于家庭有时发生断炊之事。两人之间的感情虽然非常崇高,但总让人感觉少了点浪漫。另外“向蔡同盟”的经典故事也使向警予感到很大的压力,她必须尽量显得庄重。

彭述之到来以后,不仅主动要求兼管妇委的工作,而且在生活上给予了向警予很多的关照。蔡和森到北京以后,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对向警予来说,彭述之的出现令她耳目一新,仿佛打开了另一扇情感的窗口,两人很快坠入情网。

这年9月,蔡和森病情好转,和陈独秀一起回到了上海。向警予觉得愧对丈夫,于是坦然地向她承认了一切,蔡和森知道以后,大受刺激,木然无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和森

陈独秀知道此事后,为了挽留“向蔡同盟”,他对彭述之进行了批评,并安排蔡和森和向警予一同前往苏联,向警予进入中山大学学习,蔡和森则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

但两人到苏联以后,经过几个月的相处,都觉得他们已经回不到从前了,于是在1926年,他们在莫斯科选择了和平分手。

“六大”会议结束以后,蔡和森留在了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此时他孤身一人,迫切需要有人来照顾。于是一位叫李一纯的女同志主动承担起了这份使命,两人慢慢地相爱了,并在1926年底正式结婚。

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蔡和森和向警予虽然分手,但他们的理想、事业和友谊的同盟却延续到了他们生命的终点。

1927年4月,向警予在长沙最后一次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她在蔡和森父母的安排下,全家人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向警予专门给孩子们写了几首儿歌,其中一首写道:“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没有剥削的社会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警予和家人拍的全家福

1928年3月20日,留在武汉组织地下斗争的向警予不幸被捕,敌人对她严刑拷打,但她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了崇高的气节。

蔡和森听说向警予被捕以后,马上委托旧友萧子升相救,但未能如愿。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33岁。

蔡和森得知向警予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不已,他亲自写下了《向警予同志传》,并在文中末尾写道:

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警予的雕像

泣血之辞,痛怛彻骨,读后令人动容。

1931年春,蔡和森被中央派往香港恢复广东省委,他和李一纯为了节省开支,只租了一间小房子,没有另租办公室,很不安全。更危险的是,党内的大叛徒顾顺章也到了香港。

6月10日,蔡和森不顾广东省委的劝阻,坚持要去参加一次很重要的海员工会会议。临街前,他对李一纯说:“这个会我不去不放心,下午1点钟前我一定回来,如果没有回来,那就是被捕了。”

蔡和森进入会场后,果然遭到了顾顺章的指认,当场被捕。不久以后,他被香港当局引渡给广东国民党,8月1日,蔡和森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蔡和森和向警予虽然都牺牲了,但他们的几个子女都成长成才:

蔡博在1939年赴苏联学习冶金专业,1949年回国,被安排在鞍钢炼铁厂工作,由于他技术出众,很快被任命为鞍钢厂长,他后来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冶金专家,在他的带领下,鞍钢成为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扛把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博

蔡妮也在苏联生活了多年,她从莫斯科医院毕业回国后,成为了一名医生。1976年,国家急需俄语翻译人才,她又被调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教授,培养了很多人才。

蔡转是蔡和森与李一纯所生的女儿,于1938年赴莫斯科学习,在1953年学成归国,也成为了一名奋战在医疗战线上的高级知识分子。

相信蔡和森和向警予泉下有知,看到如今的新中国繁荣昌盛、儿女们成长成才,一定会觉得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