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在这个世界留下印记与故事的人物。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者是“坏人”去给他们贴标签。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他一生丰功伟绩,统一六国,为华夏大地的大一统做出巨大贡献,但同时他焚书坑儒,一定程度上又造成文明的倒退;比如隋炀帝杨广,他大兴土木,残暴成性,致使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却他也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人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我们新中国成立的早期历史上,也诞生了很多有争议性的人物,难以用“功过相抵”这样的笼统的字眼去概括他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上海市的市长,并且还曾作为代表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甚至还与伟大的马克主义者列宁同志握过手。然而,在他去世以后,却引起很多人的争议。甚至这个争议,一直延续到今天,还难有定论。

这个人就是原上海市的市长——柯庆施。相信对新中国历史有一定认识,或者年纪稍大一点的人们都听说过这个人。他曾深受毛主席器重,更是才华横溢,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一个人。1965年的时候,甚至还当上了国务院的副总理!只是比较惋惜的是,他也在这一年,病情加重,与世长辞。

说起柯庆施,就不得不提一下李鸿章,没错,就是那个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柯庆施生于1902年,柯庆施的父亲柯立昌曾经给李鸿章当过管家,同时,柯立昌的表姐还是李鸿章的儿媳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0年的时候,年仅十八岁的柯庆施就凭借优秀的成绩,被上海外国语学社录取。而就在同一年,柯庆施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凭借优秀的表现和积极阳光的个性,柯庆施逐渐受到我党的重视。

1922年,远东共产党和民族革命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柯庆施因优异的表现,被推选为代表,外出国门参加这次会议,见到了伟大的列宁同时,并且还与其亲切握了手。就这样,柯庆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这样一个难得机会的人,柯庆施的才华也第一次得到充分的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柯庆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革命工作。一度在安庆、芜湖建立了青年团,因为有外语学习的经历,柯庆施也经常被派遣至苏联等地工作,为革命事业与我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随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柯庆施也以渊博的学识与儒雅的学士之风,先后担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中央秘书长、河北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部长,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位。

1949年建国以后,柯庆施凭借此前的工作经验,历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等。可以看得出来,长期以来,柯庆施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的时候,在毛主席提出要“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思想后,柯庆施迅速领导一批上海的干部结合上海具体的发展情况,制定“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战略方针,成功扭转了上海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局面,引起了一众的好评。

而这段时间,柯庆施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当时,65岁的毛主席常常称呼比自己小9岁的柯庆施为“柯老”,这体现了毛主席对于柯庆施的看重与赏识。

在1964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人大首次会议上,柯庆施以极高的声望,被推选成为国务院的副总理。然而,不幸的是,在1965年1月份成为副总理三个月后,柯庆施身染重病,不久后在成都与世长辞,享年6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柯庆施的女儿根据柯庆施的遗愿,希望将柯庆施的骨灰迁回家乡,经过考虑,后来国家批准了她的请求。于是,柯庆施的骨灰就从八宝山公墓中移出。

纵观柯庆施的一生,其实是充满争议的。有人说,那段特殊的时期,柯庆施极大地伤害了很多党内人士,甚至推动了“四人帮”的反革命集团的发展;也有人说,他兢兢业业一生,律己清廉,甘于奉献。对于人的评价,无法做到方方面面,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说,柯庆施是一个“盖棺而未论定”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