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当中,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说明,师生之情堪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生活和工作当中,老师带给我们的帮助或许要比父母还重要。今天我们要讲的人物名叫王首道,他的老师就是我们的毛主席,主席被大家称作是教员,虽然没有当过老师,但是却时时刻刻无不在育人成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首道和主席一样,也出生于湖南,两人结识并成为师生关系还是在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开展如火如荼,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而王首道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通过报纸在了解了共产党所宣传的纲领和关于农民运动的资料后,王首道就像当时很多的青年一样,看到了新中国努力的方向,并且心甘情愿的追随而来。

当时毛主席正在千里之外的广州进行宣讲,王首道便从湖南出发,来到了广州,成为了毛主席座下的一名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首道天赋惊人,而且对于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前王首道就已经读过了中学,在基础知识上就比较扎实,在广州农民讲习所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王首道的优势渐渐显现出来,也在数千名学生当中脱颖而出,并且成功的当选了当时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小组长。

在参加完讲习所之后,王首道便开始在各地从事农民运动工作,当时正值北伐运动,王首道一边开展运动,一边参与北伐,为北伐做贡献。

但好景不长,次年,北伐战争宣告失败,共产党人遭到了反革命的无情绞杀,面对这种情况,王首道也只好撤退回了湖南地区,并担任中共湘鄂赣边区的责任人,继续带领当地的农民开展游击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了一段时间努力,湘鄂赣边区迅速成长为了中共根据地之一,而作为领导人的王首道也成为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这时,共产党逐步扎根群众,在各地有着非常好的基层基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首道带领着当地的农民武装,义无反顾的开始了抗日活动,知道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王首道才因为功勋卓著被调往了中原局,这时候与毛主席再见,两人都已经各自经历了很多,当年的广州讲习所下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了执掌一方的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东北率先解放,作为有着十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的王首道,便被组织上派到了东北,负责相关财政方面的工作。

王首道一到东北就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当时的东北各地势力割据,刚刚解放的时候经济基础非常差,尤其是各地的财政,没有系统性的平台进行管理,十分混乱。

王首道来了之后,对东北各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进行了大面积的土改,让土地回归农民的手里,农民们手里有了土地自然也就有了收入,人民的生活好起来,国家才能发展。就这样,经过了王首道的一番整治,东北地区逐步稳定下来,并且成为了解放战争后期的大基地,为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利建国之后,王首道又被派往了中南局开展工作,当时中南地区刚刚解放,面对共产党的管理,部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群众并不能有效的接受,王首道针对中南地区的情况,制定了各种符合当地民情的政策,并迅速的将中南地区形式稳定了下来,也为后期中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铺垫。

在后来的工作当中,王首道都是选择条件艰苦,有一定的难度的工作,也可以说是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王首道便一马当先的铺在前面,作为毛主席的学生,虽然师生二人并没有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但是二人的心意和信念理想始终都是贯穿在一起的,就算是在特殊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在政治上面王首道也受到了部分的冲击,但是他还是不忘初心,坚定信仰,顶着压力接任了广东省的革委会副主任,面对各方的压力,王首道站到了人民的立场上,大力大战民生,并且为之后广州的改革开放工作埋下了伏笔。

王首道一生为民,作为学生,他坚决的贯彻落实了当年毛主席的精神,并且将精神进一步的发扬,始终都是本着苦了自己,甜了群众。新中国也是正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王首道这样的干部,才能够一直朝气蓬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