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国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被西方的科学技术超越,甚至被他们用坚船利炮击败,开始了中国丧权辱国、主权被侵犯的时代。

但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文明不会就此消亡,华夏民族也不会轻易言败,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探索振兴中华的道路,更是诞生毛主席等一代伟大领袖。正是有了他们的英明领导,红色革命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开拓一段崭新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的开国功臣们各司其职,留守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辛苦劳作,而今天介绍的华国锋便是其中的一位,不过这只是他的化名,在这个名字的背后又有什么革命历程呢?值得一提的是,在华老安度晚年的时候,一直保持低调、朴素的生活状态,但他每年两次都在特定的时间出门,身着还非常隆重,这又是为何呢?

1921年,华国锋生于山西交城县的城南关,父亲苏庆惠是交城杜家庄人,15岁来到县城进入一家制革厂做工,以后就在县城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了,华国锋是家中第二个孩子,他当时叫作苏铸。

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长年累月的工作,积累成疾患上了重病,后来撒手而归。母亲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哥哥为了帮助母亲分担生活压力,进入工厂打工。虽然家境贫寒,但母亲和大哥都尽所能支持苏铸的学业,苏铸没有辜负亲人们对他的期望,后来考入交城县的最高学府——交城职业学校。

特殊的家境让他养成平和、沉稳、待人诚恳的性格,受到高等教育的他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有了爱国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初,陕北红军东征来到了交城,虽然没有攻下这座县城,但周边百姓都感受到这支人民队伍的伟大之处,苏铸也对红军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年年底,傅作义率军在绥远东部抗击日寇的进攻,特别是百灵庙战役获胜后,全国掀起支援绥东抗战的高潮。

当时苏铸就跟随一些爱国师生,在三位老师郭萱、石思明、闫怀才等带领下,进行抗日宣传,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动员当地群众、商户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抗敌将士。不久苏铸得知,这三位老师其实都是地下党员。

1937年日寇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前线抗日将士的悲壮故事,以及沦陷区百姓的惨痛遭遇,苏铸都有耳闻,这也让他下定决心投身抗日事业,同时为了表达自己争做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将自己改名为华国锋,几十年后这个名字响彻中华大地。

他是在参加交城游击队的时候入的党,成为党员后,组织曾派他去临汾去搞抗日宣传。1939年华国锋返回家乡,最初担任交城牺牲救国同盟会的秘书,此后历任县里的农民部长、宣传部长。

他动员人员深入各乡村进行抗日宣传,激发大家的抗日热情,全力支持前线的抗日将士。当时日伪军对这些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他就响应号召开展生产运动、除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向游击队秘密输送了不少物资。另外他还创建了抗日武工队,以防卫日伪军对根据地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他历任交城县县委书记、阳曲县县委书记、晋中区第一地委的宣传部长等职。新中国一成立,他加入南下支队,赶赴湖南致力于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及其他恢复工作。

他在湘潭工作的时候,毛主席曾接见过这位自己家乡的父母官,给主席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受到了主席的重用,多年后已经成为湖南省委书记兼湖南军区政委,成为执掌一方的大员。

执政湖南这些年,他为全省的多方面的发展建设做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农业生产。华老支持兴修了洞庭湖排涝、韶山灌区等大型水利工程,韶山灌区修建的时候,妥善安置了拆迁移民的生活设施,没有让任何百姓的利益受损。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是安江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开始研究水稻杂交优势时,受到了华老的重视和支持,特意安排袁隆平在全省的农业科学实验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言。70年代,华老调入中央,协助周总理的工作,后来周公病逝,在主席提议下,他担任代总理的职务。

虽然此时的华老地位高贵,但他始终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廉洁清正,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任。为了将职务交给更有能力的人,从1980年开始,华老逐步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开始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而在他的教诲下,儿女们也保持着朴素低调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老一直喜欢书法,如今书法成了他打发时间的爱好之一。想到自己外出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利,华老很少出门,但一年中,有两天是必须出门的。这两天都与毛主席有关,一天是主席的诞辰日、一天是主席的纪念日。到了这两天,华老都会着正装,在家人陪伴下出门,站在主席遗体前,他都是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的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这个习惯,华老一坚持就是几十年。如今华老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慈祥的面庞,和蔼可亲的形象依然留存在我们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