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孔子,也有犯错的时候。当然了,三国神机妙算的军师诸葛孔明也犯了不少错误,诸葛亮一辈子亲自下命令斩杀三员大将,倘若此三人不死,蜀汉便有可能一统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人是谁呢?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这一点不言而喻,众所周知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其实远不如刘备,刘备这个人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知道要烹任出一桌美食就要任用顶级厨子,要想取得天下就得培养大将之才。

然而诸葛亮呢?虽然有丞相之风,但是他绝对不是老板的料,就像老对手司马懿说他,“不懂权变”,当年诸葛亮之所以输给司马懿就是因为诸葛亮太过死板,凡事要循规蹈矩,如果这样司马懿当年岂能擒住孟达?

不知灵活使用权变之道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诸葛亮这辈子亲自结果三员川蜀大将的性命,直接导致蜀汉无将可用,最后不得不让70多岁的廖化上战场,且不论廖化本事大小,单是上了七十的大年纪,还要在战场之上拼杀,这一点蜀汉朝廷就是不讲武德、道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诸葛亮杀了本应该留下的三员川蜀大将,这才让本该拿着退休工资的廖化,继续冲杀于战场。

诸葛亮这辈子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到底是哪三位?他们真有逆天改命,帮助蜀汉打天下的实力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第一位:刘封

刘封,乃是刘备的义子。在赤壁之战过后,刘封便一直跟随刘备身边,四处征战,此人不但武艺高强,而且也极有大将风范。在刘禅尚未出生之时,刘备拿刘封当个宝一样,不但教他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让刘封学习带兵的技巧。

打刘璋、攻四川,汉中打曹操、攻取上庸等城池,刘封皆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从结果来看,很明显刘封乃是一匹千里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各位看官你们知道刘封这匹“千里马”,是怎么死的吗?不错,刘封的死与诸葛亮有关,当时刘备因为刘封拒援关羽因而把刘封召回成都问话,刘备当时责问刘封,为何不救关羽?

当时刘封说是上庸刚定,怕内部不稳,同时孟达那厮从中作梗。听到这里,刘备大怒道:“汝莫非是古头人,没有思想?”,本以为被刘备骂骂也就算了,没想到,诸葛亮却悄悄上来对刘备说了这样一句话:“主公,封刚猛,易世之后恐怕难以制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此话直接把刘封送上了断头台,诸葛亮当时为了一举置刘封于死地,他是拿出了刘备的儿子作为斩杀刘封的理由。刘备一听,诸葛亮这个老员工肯定不会害他,因此二话没多说,直接给刘封下了一瓶要命的毒药。

刘封在临死之前,只得摇头感叹,悔恨没有听取孟达的话,去投奔曹魏,反而回到成都见这无义之父!但是如果当时不是诸葛亮提出建议,恐怕刘备也没有绝情到要处死刘封的地步。

如果当时刘封保下一条命,那么在诸葛亮北伐之时同样可以启用刘封作为先锋大将,而曹魏五子良将也尽数老尽,在年轻一辈的小将之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打败刘封的。如果诸葛亮加以制衡,好好利用,刘封完全是蜀国的第一把快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评:诸葛亮没有考虑到蜀汉后期正是用人之计,不好好引导,降服,反而落井下石,让蜀国将才处于贫乏边缘。

第二位:马谡

马谡,乃是一个不错的后生小辈,不但在军事上面有着独道的见解,而且也深知兵法,但是马谡唯一欠缺的就是实战经验。说白了如果诸葛亮加以好好培养,日后完全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军事统帅。

然而,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在没有考虑到马谡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之下,偏偏让马谡担当了街亭的主将,让他去镇守粮道街亭。虽然诸葛亮配备了一员副将王平,但是主将到了战场,怎么打?那可不一定是副将可以左右得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街亭作为蜀军的粮道,诸葛亮理应指派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上将才是,马谡虽然能力不错,亦知军法,但总体来说实战经验为零,再懂理论知识恐怕到了战场也会打折扣。

其实当时诸葛亮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马谡先从参谋做起,然后给予军职,如:别部司马、偏将军、牙门将军、杂号将军、四平将军最后到四安将军、四镇将军,理应是这样子一个过程。

然而,诸葛亮呢?由于私下跟马谡关系非常好,直接让马超从零经验,一下子升级成为四镇将军,试问马谡他岂能镇住曹魏名将张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郃早在官渡之战时,就已经是河北四大名将之一,担当四镇将军丝毫没问题,然而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此时的张郃完全有能力担当四军将军,试问你马谡有何资格跟他交手呢?

一个零经验的小白,带着数万精兵去守粮道?这不是开天大的玩笑吗?其实诸葛亮当时也是害怕会出现差池的,因此才会安排让人在马谡安营扎寨之后把阵形图画下来给他看,奈何此时已经是为时已晚,犹如当年刘备在夷陵排兵布阵一样,虽然在林间安营可以避暑,但是却给敌人发起火攻的机会,由此带来前所未有的损失!

而今的马谡正如当年的刘备一样,安营于山上,被敌军断了水源。最终马谡被曹魏名将张郃打败,幸好山下的副将王平率领无当飞军制造援军到来的假象,这才把马谡给救了出来。

然而,诸葛亮也因街亭丢失而退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回军之后,诸葛亮亲自下令处决了马谡,在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马谡被下狱,最终死于狱中,但不管是哪种说法,马谡是因为丢街亭而死。

点评:作为领导,上司,诸葛亮明知马谡统战经验不足,依然让他担当主将之职,这从军制、体量上就说不过去。然而,在马谡失败之后,却把这个十年难遇的好参谋给处死,这其实就是在给剿除蜀汉的将才。

第三位:魏延

魏延,川蜀名将,不过死得却非常可惜。不但自己惨死,还连累了三族家人。

那么历史上的魏延为何会被刘禅处死,并且斩杀三族家人呢?原因也是非常简单,因为诸葛亮在临死之前给杨仪、姜维等人商量,担心在他死后魏延不听号令,可能行反叛之事,为此诸葛亮为便制定,“马岱斩杀魏延的计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诸葛亮在临死之前便决定全线退军,为蜀汉保留兵力。以期姜维能够擅用这些川蜀精兵,徐图北伐以匡汉室。

然而,魏延当时作为镇北将军,其资历、综合能力、军事整体素质也都是合格的。然而,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没有对其讲明白蜀国的军事战略,就是撤退以保存实力,图取日后进攻曹魏。

反而担心魏延在蜀国作乱,因此暗下决定,要替蜀国除掉魏延,解除威胁。

然而,翻看史料才发现魏延这个人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反叛的理由,更加没有反叛的行动。在蜀军撤退之时,之所以带兵拆毁栈道,完全是想要斩了杨仪,以除心中恶气。然而,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刘禅,也都没有细加查看,便直接让马岱结果了魏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代名将魏延,也就这样落幕。当时刘禅怒火中烧,一气之下还下令斩了魏延三族。对于魏延这样一员川蜀大将来说,他的死真的是太不值得了。与其说魏延死于自己孤傲的性格,还不如说死在诸葛亮的谋划之下。

如果诸葛亮当时给魏延一个机会,待其真要反叛之时,再结果他,未偿不是一个绝佳方法。

点评:诸葛亮临死之前,只是觉得魏延会反叛,因此便联合杨仪、姜维、马岱等人,商量除掉魏延的方法,有一些武断,对魏延来说丝毫不公平。

总结:刘封、马谡、魏延,他们三人皆是难得的大将之才,刘封、魏延完全死在诸葛亮的预谋之下,而马谡则死于诸葛亮的主观臆断之下,认为马谡可以守住街亭,不料却出了差池。他们三人之中,只有存活一人,后期姜维北伐也不至于如此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期北伐曹魏,不说可以彻底打败敌人,至少姜维不会如此无助,老将廖化更加不可能上战场。如果幼麒身边又多两个镇四将军,可想而知,即使不能一统天下,也不至于第一个灭亡!

诸葛亮一生,机关算尽,奈何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