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微短剧以竖屏爽点形式这两年悄然兴起,竖屏拍摄、网文爽点、投流方式,进而引向小程序发酵,在去年已经达到数百亿的产值(据说还不止),甚至于这些“爽剧”在海外还冲进了TOP10,大量的青年从业者在竖屏剧的拍摄中寻找自己的职业收入,近期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投入竖屏剧的制作,但是在整体的收入中,实际上流量平台的收益占据了70%以上至80%,投流机构占10%—15%,而制作者大约只占6%—7%。如产自西安的《无双》,收益上亿,制作者收入只有区区几百万(当然制作费当时也只有不足百万),总体上来说,竖屏剧在题材上追求爽点,价值观传播与文化内涵尚乏善可陈,但是这种现象毫无疑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议论。

广电总局在今年提出《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开启了对微短剧的重视、关注、引导与规范。其实,微短剧的兴起是现阶段制作与传播发展的必然,它与我们高度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基础及迅速变化的观众观赏需求与习惯是相辅相成的,移动、碎片、线上线下、手机与客厅,这些传播场所和传播渠道无障碍的转换,证明了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小程序、自媒体、流量平台、互联传播、智能技术的综合性融合大趋势导致了中国这个人口众多、故事文化需求旺盛的大市场迅速的兴奋起来;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文化传统的发扬与继承,都使得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发现和运用其规律,加以认识和引导。

“热”是必然,在因势利导中又必须冷静,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我在这里试图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横屏视觉构图将是主流,认识到这一点,落实广电总局的通知就有了基础。你想想,谁家的文旅美景与风情愿意以竖屏来表现为最美?

今年腾讯播出的《繁花》对于电视剧创作剧作结构有很好的启迪作用,王家卫的创作习惯虽然是慢工出细活儿,但是他在把握人物、发掘人物命运和人物关系、构成每一段精彩的戏剧故事时;每段故事里人物、表演、视听、氛围,都做到了真实、细腻,达到了淋漓尽致,而在交代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和必要的回溯人物简史方面又充分地调动了旁白、简述、字幕等各种手段,极尽简练,构成了《繁花》这样一种体现了宏大时代、特色人物、张弛有致、引人入胜的视听叙事。从腾讯带广告进行会员播出的形式看来,它每段主戏约在10—12分钟左右,然后插播30秒广告,交代事件、人物关系简史,补述要点情节,手段多样,均在1—3分钟左右,很符合现代观众的观赏心理节奏,也在有意无意之中揭示了我们以40分钟内容为长度的电视剧剧作结构特点:一般一集戏中重要的主情节段均在三个左右,长了就一定是拖冗和废白。而那些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简史、补述要点情节,绝不铺张、拖冗和废话(这些也恰巧是观众最烦的“注水”之处,费力不讨好,影响故事叙事节奏,我们大量的电视剧这类“注水”之处均有8—10分钟,即所谓“过渡戏”)。

从播出的角度来说,十多分钟一段,无论观众是在移动状态下观看、还是把三集合成一集,在客厅大屏观看,都相得益彰,同时也完全适合创作者创作各类题材的编剧规律,所以总局提出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应当是以这样的十多分钟一段的形式来创作和传播。所以从“热”的角度来说,它会迅速成为广大创作者和制作者努力创作运用的形式,肯定能够形成创作探索的风口热潮,并能满足各类题材的表现和当今观众的需求。

我们的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生活题材乃至科幻题材、文旅题材等等,均可在这样的创作模式探索实践中游刃有余的体现,当然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文化内涵、艺术探索、美好风光和风情也都能得到很好的表述与发挥。而竖屏剧形式也可以在这样的探索实践中,摒弃内容擦边的表述,转而进入健康创作的氛围。同时竖屏剧形式也可以在企业品宣和商品广告的故事化表述方面发挥其独特功效。

现在到处都在关注着微短视频的兴起,许多投资都跃跃欲试,制作者一窝蜂的在抢风口,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因为从竖屏剧的角度来说,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是流量平台的又一次发力与收割。内容上打擦边的情况很普遍;制作上粗造而快速;传播上依靠电商式的投流;产业收益分配上制作者所获寥寥,传播则局限在流量平台与小程序,内容质量上除追求爽点宣泄外,思想艺术文化价值极差,没有形成一个健康产业形态的闭环。因此制作、传播、分配、管理都难有章法,猫捉老鼠,老鼠戏猫,怎么值得投资?何以成为产业?更不可能成为我们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满足群众的文化品种,因此正如李书磊同志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的:要大力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应以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数据统计,去中心化,真实合理的互动分账,形成短可移动、合可集中、网上网下、老少咸宜的传播模式,才可在国家有效管理下,使创作资源和传播资源合力通畅,各类形态的观众按需取用,低付费观看和带广告播出免费供看,均可实施;最有效的形成在广电传媒新质生产力,构成在新技术支持条件下的健康的闭环产业链,才能够把住这个热点,因势利导,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当热中需冷,冷而升热,既有热情,又需冷静,摸索规律,以求新质,形成新的制作与传播、需求与教育、投资与收益,健康产业闭环的高质量发展。(作者:尤小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