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前的那个春天,小镇上一片蓬勃的生机。刚过完年的村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小刘家也不例外,刘家有三口人,爸爸刘大力、妈妈张素珍和他们的独子刘小明。

那年刘小明只有6岁,他们一家人生活非常贫苦。爸爸在建筑工地做临时工,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妈妈在家种些菜,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温饱。可是收入少得可怜,常常用不上一顿像样的肉。小明记得有一次,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小小的冰淇淋,他高兴极了,舔了又舔,生怕一点也不剩。

就在一个夏日午后,一位陌生的姑娘来到了他们家。

那是一位20出头的姑娘,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一头乌黑的长发随风飘扬。她穿着一身朴素的蓝色连衣裙,脚蹬一双解放鞋,背着一个旧书包,看起来就像个学生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好,我是被分配到这里的知青。"姑娘腼腆地笑着,主动伸出手,"我叫王梅,以后我就住在你们家了。"

妈妈有些惊讶,连忙把手上的活计放下,上前迎接。"哦,你就是那位知青姐姐啊,听说你快来了。我们正等着你呢!"

爸爸也热情地招呼她进屋。小明有些害羞,躲在妈妈身后偷偷打量着这位姐姐。

王梅很快就融入了刘家,她是个能干上进的姑娘。白天在学校上班,下班后就帮着妈妈做家务,晚上还抽时间辅导小明的功课。有了她的帮助,一家人过得稍稍宽裕了些。

王梅对小明非常好,就像个亲姐姐一样关心他。小明最喜欢和她在一起了,总是缠着她讲故事、教他认字、陪他玩游戏。妈妈常说,"要是有个姐姐就好了,就像梅梅姐这样贤惠能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王梅来到小刘家后不久,上面突然下达命令,要求所有知青都要立即返城。这对全国上下的知青家庭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可是,我还没完成任务啊?"王梅难掩内心的失落,"我还想多留一段时间。"

妈妈眼泪汪汪地说:"梅梅姐,你就留下来吧,我们这儿也用得着你。"

王梅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可不行,这是命令,我必须服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也劝说道:"姑娘,你在这里确实很出色,可惜时运不济。不过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你先回去吧。"

小明完全不理解发生了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大人们难过的神情,心里充满疑惑。

就这样,王梅匆匆收拾了行装,临走前紧紧抱住了小明,眼泪夺眶而出:"小明啊,姐姐以后可能暂时不能经常见到你了,你要乖乖的,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明号啕大哭,死死抱住王梅不放手。最终还是被爸爸给拽开了,王梅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从那以后,小明就再也没见过王梅姐姐。转眼间,49年过去了。小明如今已经55岁,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事业有成,妻儿成群。只是一提起王梅姐姐,他仍然会感慨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当年姐姐能一直留下就好了。"小明常对妻子感叹,"她对我们家有太多恩情了。"

妻子李淑贞安慰道:"人生就是这样啊,谁也无法料到将来会如何。不过姐姐对你的好意,你是记住了。"

就在小明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个意外的电话打来了。

"喂,小明啊,是我,王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明一下子被熟悉的声音惊住了,手里的电话险些掉在地上。49年了,他终于再次听到了姐姐的声音!

"梅、梅梅姐?真的是你吗?"小明激动得语无伦次。

"是我,是我啊!"电话那头,王梅的声音里带着哽咽,"49年了,我总算找到你了。"

原来,在被强制返城后,王梅一直在寻找小明的下落。可由于种种原因,她的努力一直徒劳无功。直到最近,她终于借助一个朋友的关系查到了小明的行踪。

"那个时候我们都太年轻了,你应该不记得我的姓名了吧?"王梅自嘲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会!我可从来没忘记过你!"小明急切地说,"姐姐,你现在在哪里?有空来我们家坐坐吧!"

"600万?"小明吃了一惊,"那可真是个大数目!姐姐你是做什么事业赚的啊?"

小区的大门前,一辆出租车缓缓驶来,然后停在了小明家的单元楼下。车门打开,一位穿着朴素但整洁的中年妇女走了出来,手里拎着一个小皮箱。

正是王梅姐姐重新出现在小明的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9年的时光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但那双慈祥的眼睛和亲切的笑容却依旧如初见时那般温暖人心。小明连忙迎了上去,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梅梅姐,你终于来了!"

"嗯,我来了。"王梅点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色,"我们重逢了啊,小明。"

两人就这样久久地相视而笑,直到妻子李淑贞从楼上下来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

"梅姐姐,欢迎欢迎!"李淑贞热情地说,"快请进吧,我们已经给您准备好房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王梅连连点头,"我就不客气了。"

很快,王梅就在小明家里安顿下来。她带来的600多万资产,立刻就为这个家庭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梅姐姐,您这笔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有一天,李淑贞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王梅笑了笑,诚恳地说:"其实这笔钱是我多年的积蓄和投资所得,加上我退休后公司给的一笔补助。我从小就很节俭,这些年也没有大的开支,所以才攒下了这么一笔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明也好奇地问:"那您打算将来怎么安排这笔钱呢?"

"我是想,与其自己一个人生活,不如把这笔钱拿出来,我们一起好好享受晚年。"王梅说,"我们可以一起旅游,或者出国玩玩,反正尽兴而为。"

"太好了!"小明高兴极了,"我们还可以帮助一些贫困的人,把这笔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就这样,三个人开始为未来做打算。王梅也主动承担起了一些家务活,减轻了李淑贞的负担。一时间,和乐融融的景象重现在这个家庭。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两人之间就产生了一些分歧和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作息时间,王梅一向是早睡早起的人,而小明和妻子则习惯了夜猫子的生活;再比如饮食方面,王梅比较讲究,而小两口则比较随意;还有生活习惯上的一些小差异,都让三个人之间的相处出现了一些小摩擦。

有一次,王梅实在被小两口晚上看电视时的喧哗声吵扰,忍无可忍,冲到客厅就是一顿训斥。

"你们两个就是太吵了!我都快被你们给吵聋了!"

小明很是无辜:"我们看会儿电视而已,声音也没那么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有那么大声?!"王梅斥责道,"你们年纪太大了,还这么不注意保养,将来要遭殃的!"

李淑贞也来劲了:"姐姐您老人家就是古板啦,我们两口子看会儿电视很正常吧?您年轻时候肯定也这样!"

一天晚上,小明和妻子又在客厅里看电视剧。电视机的声音虽然没有太大,但在安静的夜里还是显得有些吵闹。

就在这时,王梅的房门"砰"的一声被用力推开了,她面色铁青地冲了出来。

"你们两个是不是有意要气我?"她指着电视机,怒气冲冲地说,"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晚上不要看这么吵!你们就是不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明被她的斥责声惊了一跳,心里也有些不痛快:"姐姐,您就不能体谅体谅我们吗?我们工作一天很累了,晚上看会儿电视放松放松很正常吧?"

"正常?!"王梅的声音更大了,"你们两个就是太自私了!只顾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

李淑贞也火冒三丷了:"您老就是太过分了!我们家里做主,您有什么资格来管我们?"

"哦?是吗?"王梅冷笑一声,"那我是不是也该搬出去算了?免得继续打扰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要走就走呗!"李淑贞大喊,"我看您是被我们伺候惯了,忘记自己是外人了!"

小明见状赶紧拉开两人,生怕她们真的动手。"都冷静点!姐姐,淑贞她也是一时口不择言,你别往心里去。"

"哼,你们两口子就是一个德行!"王梅愤然离开,重重关上了房门。

客厅里一片死寂,只剩下电视机里的声响在持续。小两口面面相觑,都有些后怕。

从那以后,王梅就闭门不出了,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里。小明找她谈过几次,但她都是一副冷淡的样子,根本不愿搭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姐姐,我们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呢?"小明无奈地说,"您就原谅我们吧,我向您道歉。"

"一家人?"王梅冷冷地说,"你们两口子才是一家人,我在这里就是个外人而已。"

"够了!"王梅打断他,"我已经决定了,我要搬出去,咱们就此分手吧。"

小明被她的决绝吓住了:"可是,可是您的钱怎么办?您一个人在外面不方便吧?"

"那是我的事,用不着你们操心。"王梅斩钉截铁地说,"反正我是决定了,你们就作罢吧。"

看着姐姐如此决绝的样子,小明只得作罢。他回到客厅,满脸愁容

"怎么样?姐姐还是要走吗?"李淑贞问。

小明点点头,叹了口气:"她是真的下定决心了,我们是挽留不回来了。"

她没说下去,但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了然了。如果王梅把钱都带走,他们这个家就会一贫如洗,以后的生活将生存重重问题。

小明痛心疾首,暗自下定决心,他一定要设法挽留住王梅姐姐!

王梅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地收拾着东西。小明见状,只得祭出了最后一张牌。

"姐姐,您要是走了,那笔钱怎么办?我们可是指望着您的那笔钱,将来才能衣食无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