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我叫张伟,今年45岁,是家中的独子。我有一个弟弟张强,他比我小三岁。我们的父亲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全靠我们的母亲张淑珍一个人拼命工作,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两兄弟拉扯大。

母亲现在已经85岁高龄了,身体每况愈下,患有轻度的失智症。自从父亲去世后,我就一直在家里照顾母亲的起居,尽我最大的孝心。而我的弟弟张强,则是在外地打拼事业,好多年都很少回来看望母亲。

就在前几天,我的弟弟张强突然回到了家乡,这让我感到很诧异。我热情地迎接了他,并将他领到母亲的床前。可是,母亲由于失智的原因,一时间难以认出眼前这个阔别已久的儿子。

"妈,这是您的小儿子张强啊,您认得他吗?"我对母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愣了一会儿,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回忆。过了好一会儿,她终于叫出了张强的名字,脸上露出了狭隘的笑容。

"强儿,你终于回来了啊,可把妈妈等急了。"母亲激动地说。

张强见状,眼圈顿时红了。他上前紧紧地拥抱了母亲,两人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看到这一幕,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就在我以为一家人终于能团聚的时候,张强却对我说出了一个让我始料未及的计划。

"大哥,我回来的目的是想把妈妈接到城里和我一起生活。"张强说,"妈妈年纪这么大了,在家里你一个人照顾肯定吃不消。而且城里的医疗条件更好,妈妈在那里能得到更专业的照顾和护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行!绝对不行!"我斩钉截铁地对张强说,"妈妈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了,身体又那么虚弱,哪里受得了这么大的折腾?再说,她在家里不是过得好好的吗?你有什么理由非要把她接走?"

"你就是老思想老做法,根本无法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张强不屑地回敬道,"你以为城里就没有安静舒适的环境吗?只要花点钱,妈妈在那里照样过上优哉游哉的生活。"

就这样,我和张强为了母亲的去留问题,在母亲的床前爆发了一场剧烈的争吵。母亲虽然已经有些糊涂,但看到两个儿子如此争吵,还是露出了惊慌失措的神情。

看到母亲如此害怕,我赶紧冷静下来,坐到床边轻声安抚她:"妈,您不用害怕,有儿子在,谁也不会让您受一点委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听到我的话,似乎稍稍镇定了一些。她扭头看了看张强,又看了看我,眼神有些迷惘,似乎无法完全理解我们争吵的原因。

我叹了口气,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张强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希望母亲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我又实在无法接受把母亲从熟悉的环境中拽出来的做法。

我开始回忆自己这么多年来赡养母亲的种种艰辛。父亲过世后,我就主动放弃了外出发展的机会,选择留在家里照顾母亲。那些年,我风里来雨里去,操劳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候实在太累,我也会流下眼泪,但只要一想到母亲的苦命身世,我就再也熬不住了。

我对母亲的这片赤诚之心,是张强难以体会的。他长期在外打拼,很少回来,根本无法感受到我和母亲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纽带。所以,他才会提出这样一个让我无法接受的建议。

就在我陷入回忆的时候,张强又开口了,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一些:"大哥,我知道你一直在家里辛勤地照顾妈妈,我由衷地佩服你的孝心。但是,你也要明白,妈妈毕竟年纪大了,我们必须给她最好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现在事业有成,完全有能力负担妈妈在城里生活的一切开支。更何况,城里的医院设备先进,专业的护理人员可以24小时照看妈妈,你一个人在家里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呢?"

我看向母亲,只见她正一脸迷茫地看着我们。我意识到,这个决定最终还是要由母亲自己来做。于是,我温和地对母亲说:"妈,您老人家自己拿主意吧,要不要跟强儿去城里住?您怎么决定,我都听您的。"

母亲迟疑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伟儿,妈妈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搬家太辛苦了。不过,你弟弟的话也有道理,城里的条件确实比我们这里好多了。"

说到这里,母亲的眼神变得有些空洞,似乎又陷入了短暂的迷糊之中。过了一会儿,她的神智又恢复了一些,看着我说:"你们两个孩子,都是为了妈妈好。不过妈妈觉得,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好,至少这里的一切对妈妈来说都很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母亲这样说,我暗自庆幸。看来母亲还是希望留在这个她扎根已久的地方。我转头看向张强,只见他脸上满是失望之色。

张强似乎没有放弃的打算,他再次开口劝说母亲:"妈,您考虑清楚了吗?城里的条件真的比我们这里强太多了,您老住在那里,我们兄弟两个就能尽孝了。"

"我已经考虑好了。"母亲斩钉截铁地说,"妈妈就要留在这里,谁也别想接我走!"

张强被母亲这番话惹恼了,他的脸"唰"地一下子就红了。我生怕他会做出什么伤害母亲的事情,赶紧拉住他的胳膊,低声下气地劝道:"强子,妈妈都这么说了,你就别逼她了。她已经这么大岁数了,我们应该尊重她的决定才是。"

"尊重她的决定?!"张强猛地甩开我的手,怒视着我,"你是在逼妈妈吗?分明就是你一个人不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这话可说的太过分了!"我也被张强的无理指责惹恼了,"我是为了妈妈好,你却是为了什么?你这么些年几乎都没在家里待过,现在突然回来就想把妈妈接走,分明就是为了她的钱财吧?"

"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张强的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我怎么可能为了钱财?我是为了妈妈好才这样做的!你这个人就是老思想老做法,根本无法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就在我们激烈争吵的时候,母亲突然开始大叫大嚷起来,似乎受到了极大的惊吓。我赶紧过去安抚她,可她却认不出我来,口中开始胡言乱语。

看到这一幕,我和张强都被母亲这副模样吓坏了。我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已经严重伤害到了母亲,这让我无地自容。我暗自庆幸,还好母亲最后选择留在了家里,否则如果真的被张强硬生生接走,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强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默默地坐在了一边,脸色阴沉得可怕。我知道,这场争吵虽然暂时平息,但兄弟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很可能会在将来某个时候爆发出来。

就在气氛陷入僵局的时候,张强突然开口了,语气比之前缓和了许多:"大哥,我知道我刚才的做法有些过火了,但请你相信,我这样做的初衷都是为了妈妈好。"

我看着张强,没有说话,只是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打拼,也是为了给妈妈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张强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你知道的,我们家境并不富裕,妈妈年轻的时候太辛苦了。我就希望她晚年能过上优哉游哉的生活,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操劳。"

"所以,我才会提出把妈妈接到城里来住。你也知道,城里的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比我们这里强太多。只要花点钱,妈妈在那里就能住上最好的疗养院,吃最好的营养餐,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24小时照顾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里,我不禁反思起自己之前的一些指责是否太过分了。我其实也明白,张强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希望母亲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妈妈真的愿意搬家吗?"我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她已经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又那么虚弱,哪里受得了这么大的折腾?更何况,她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这里的一切都再熟悉不过了。你硬是要把她拽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她能适应得了吗?"

张强愣住了,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一点。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幽幽地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我真的是为了妈妈好啊!我怎么舍得让她在这种环境里将就?"

我看着张强,突然意识到,我们兄弟两个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根源就在于对"母亲的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张强来说,金钱和物质条件就代表了幸福;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依赖。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思维方式自然也就不同了。

"强子,你要明白,妈妈已经这把年纪了,她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我语重心长地说,"她已经在这里扎根太久了,哪怕条件再差,她也不愿意离开这里。因为这里对她来说,就是她的全部生活。"

张强默默地点了点头,似乎终于开始理解我的观点了。

就在这时,母亲似乎从刚才的失常中缓过神来,她看着我和张强,眼神中满是疑惑和担忧。

"妈,您别担心,儿子们已经不吵了。"我连忙上前握住母亲的手,语气温和地安抚她,"您最后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尊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凝视着我,眼神逐渐变得清明起来。她扭头看了看张强,叹了口气,说:"伟儿,强儿,你们两个都是为了妈妈好。只是妈妈年纪太大了,搬家对妈妈来说实在太辛苦了。"

"你们看,妈妈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哪里还需要那些奢侈的生活条件?只要你们两个儿子能经常回来看看妈妈,给妈妈一点精神上的慰藉,妈妈就知足了。"

听到母亲这番话,我和张强都有些惭愧。是啊,母亲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她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物质,而是我们的陪伴和关爱。

我看向张强,只见他的眼神中满是内疚和自责。他走上前,紧紧地拥抱住母亲,语气哽咽地说:"对不起妈,儿子这些年一直忽略了您,让您感到了孤独和寂寞。以后儿子一定会经常回来看您,好好孝顺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张强的后背,安慰道:"好孩子,妈妈什么都不怪你们的。只要你们这些年没有忘记妈妈就行了。"

就这样,我和张强在母亲的话语中,终于找回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我知道,虽然我们对"母亲的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我们的初衷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希望母亲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倍感幸福。是啊,金钱和物质固然重要,但比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团聚在一起,那种温馨的氛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就这样,母亲在我和张强的精心照料下,渡过了安康祥和的最后几年。有时,我也会感叹,要是当初真的听从了张强的话,把母亲硬生生接走,她肯定会受不了这么大的折腾。

母亲就这样安详地离世了,享年99岁。临终前,她对我和张强说:"伟儿、强儿,你们都是好孩子,都尽了应尽的孝心。妈妈走了,也就无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番话,我和张强都哭成了泪人儿。是啊,母亲走了,我们确实也就无憾了。

就这样,我和张强为了母亲的安葬地点,再次陷入了争执之中。我坚持要把母亲安葬在家乡的坟地,因为那里才是她扎根已久的地方;而张强则希望能把母亲安葬在城里的一处墓园,理由是那里环境优美,风水宝地。

"大哥,您也看到了,妈妈在城里能得到最好的照料,才能活到99岁这么大的年纪。"张强说,"如果当初听从了您的意见,把妈妈留在家里,她能活到这个岁数吗?"

"你这话可真是太过分了!"我被张强的这番话惹恼了,"是我一直在家里照顾妈妈的起居,尽心尽力地侍奉她,你还有脸说这种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大哥,您也要承认,城里的条件和家乡相比,是强太多了。"张强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道,"如果把妈妈安葬在城里那处墓园,她在九泉之下也能享受到最好的环境,这不是很好吗?"

我皱起了眉头,不由得被张强的这番话说动了。是啊,母亲生前最后几年,我们都希望她能过上优哉游哉的生活,享受最好的条件。如果就这样把她安葬在一个简陋的乡间坟地,未免也太过寒酸了些。

就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张强又开口了:"大哥,我知道您是出于一片孝心,才会如此坚持把妈妈安葬在家乡。但是,您可曾想过,如果把妈妈安葬在城里的那处墓园,我们将来是否能更方便地祭扫她?"

"您看,我们兄弟两人将来都可能在城里发展,如果妈妈的坟在家乡,那我们可就难以常常回来祭扫了。相反,如果把妈妈安葬在城里,我们将来就能经常去看她,她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吧?"

看着张强坚定的眼神,我突然意识到,或许这正是我们兄弟矛盾的根源所在。我一直希望能把家人团聚在一起,而张强则希望能在城里安居乐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闯入我的脑海:如果我们兄弟能够真正团结一致,是否就能化解目前的矛盾呢?如果我们携手并肩,共同经营母亲在家乡的这份家产,或许就能找到一种兼顾彼此需求的方式。

于是,我开口对张强说:"强子啊,你说得很有道理。把妈妈安葬在城里那处墓园的确能让我们将来更方便祭扫。但是,你可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兄弟是否就再也难以在家乡团聚了呢?"

"你看,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兄弟能够团结一致,永远不要疏远。如果把她安葬在城里,我们将来是否还有机会在家乡团聚呢?而如果把她安葬在家乡,我们兄弟就总有一个借口,要常常回来看看她。"

张强愣住了,似乎没有想到我会这样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大哥,您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兄弟如果真的能够团结一致,或许就能找到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了。"

"您看,妈妈除了在家乡这里还有一些田产房产,如果我们兄弟携手并肩,共同经营这些家产的话,或许就能既让妈妈安息在家乡,又能让我们将来常常回来祭扫她了。"

听到张强这番话,我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是啊,我们兄弟如果真的能够放下成见,携手并进,或许就能找到一种化解矛盾的方式。

于是,我上前拥抱了张强,语重心长地说:"强子,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我们兄弟从今往后就要同心协力,共同经营妈妈在家乡的这些家产。这样一来,妈妈不但能安息在家乡的土地上,我们兄弟也能常常回来看望她。"

张强也热泪盈眶,紧紧地回抱住了我。就这样,我们兄弟在母亲的牵线搭桥下,终于扫除了心中的芥蒂,找到了一种化解矛盾的方式。

从那以后,我和张强携手并肩,共同经营起了母亲在家乡的这些家产。有时候,我们会在田间地头忙上一整天;有时候,我们会坐在母亲的坟前,肩并肩地祭扫她。

就这样,母亲安息在了家乡熟悉的这片土地上,而我和张强也能时常回来看望她。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感慨,母亲不但把我们两兄弟拉扯大,就连到了她离世后,也还在用她的方式将我们团聚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