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复旦大学邵志成博士团队在低温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复活了冷冻长达18个月的人类大脑,这一成果直接打破了低温技术领域的纪录,并在学术期刊Cell子刊上发表。

研究人员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花费三周内培育出大脑类器官,而这些自组织脑细胞的小簇可以发育成各种类型的脑细胞

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类器官浸入不同的化合物中,冷冻至少48小时再解冻,监测其生长和细胞死亡情况。

最终,他们发现由甲基纤维素、乙二醇、DMSO和Y27632组成的化学混合物效果最为理想,可以让组织解冻后死亡的细胞最少、生长得更多,将其命名为“MEDY”。

这不仅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人体冷冻技术提供了希望。

不同冷冻保存介质对复苏后脑类器官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冷冻保存介质对复苏后脑类器官的影响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João Pedro Magalhães教授对此表示震撼,认为这项技术可以成功防止细胞死亡,甚至让它们保留功能,是一项奇迹。

他预言,未来绝症患者可以被冷冻保存,等待治愈方法的出现,宇航员也可以被冷冻,醒来时已到达其他星系。

这一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网友感叹“三体成真了”,并对未来人体冷冻技术的可行性表示出极大兴趣。

有网友表示愿意参加人体试验,期待在机器人体内醒来,体验一个崭新的纪元。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