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岳青 “女士们先生们,您所乘坐的201314爱情号已到达祖国大陆最南端。”5月19日,湛江南极村的午后阳光倾洒,海浪轻抚岸边,柔和的钢琴旋律与航船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一百余对新人齐聚中国大陆最南端,在祝福声中亲手种下“爱情树”。

在5月20日前后,在团中央“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主题活动的统筹下,团省委联合各地市团委策划“我为广东种棵树”520特别活动。在湛江市角尾乡主会场,活动通过简约庄重的婚礼仪式,邀请各地各行业的新人们一起共植喜树,倡导“有好事,种棵树”文明新风尚,献上一场难忘的爱情纪念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湛江市角尾乡主会场集体婚礼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情定“一生一世”共植爱情树

北纬20°13′14″,“201314”“爱你一生一世”,似爱情的密语,静静地驻守在角尾乡。来自琼州海峡的湛蓝与来自北部湾的灰蓝,在此交汇相拥,碰撞出神奇的合水线。随着广播的播报,新娘们走下船舷,与等候在此的新郎们在合水线前深情相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人们在合水线前留影。 通讯员供图

此地此刻的主角是100对新人,他们身份各异、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美好城市的建设者,有的是国家安全的守卫者,有的跨越山海来相爱……他们齐聚在这片浪漫的海滩,在大海的见证下宣誓、领证、齐声宣读《结婚誓言》,在此留下他们人生中最浪漫、最难忘的“打卡”瞬间。

“因为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我才认识了我先生,今天可以与同事们一起举办集体婚礼是个很特别的回忆。”中建四局一公司的青年职工鲁瀛来自香港,初入职场的她与工位前的李智杰相识相知到相恋,丈夫的耐心给她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一起携手走人生路、职场路,也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亲身感受着大湾区的蓬勃动力。”

这一幸福瞬间也将与新人们亲手植下的“爱情树”一同成长。集体婚礼仪式结束后,新人们积极响应“有喜事,来种树”的倡议,共同种下爱情树,共植爱情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人们共植喜树。 通讯员供图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集体婚礼,尤其一起种下爱情树。对我们而言,它意义非凡。”来自中建四局一公司的青年建设者张蕾分享了他们的故事,“我们都在建筑行业工作,因为工作时间地点多变,聚少离多,恋爱五年,就异地了五年。五年间,我们光是相互奔赴的行驶里程就超过了15万公里。这棵树扎根于此,守护着我们的爱情,也象征着我们始终都相聚在一起。”

在南粤大地的每一处,都生长着见证广东青年重要时刻的小树。自“绿美广东青年林”小程序上线以来,“有好事种棵树”绿美新风尚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除了“结婚种棵树”之外,各级团组织同步开展“入团种棵树”“入队种棵树”等主题活动,在全省建设青年林2200片,植树22.4万株,开展绿美志愿活动超6.7万场,58.3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时长496万小时。

市集助力乡村振兴点亮夜经济

随着集体婚礼仪式的圆满结束,新人们在祝福声中步入了人生的新篇章。当浪漫婚礼的烟火散去,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也在平凡中凸显着生活的真谛。而一场别开生面的沙滩市集则将这份浪漫与生活完美融合。

市集上,琳琅满目的特产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和选购。从粮油米面到新鲜水果与特色点心,从海味干货到手工艺术品,无一不展示了湛江丰富多元、独具特色的物产。各个区镇更是精心策划,纷纷展出各自引以为傲的优质特色产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湛江独特风情的画卷,展现出独属于这座城市的生活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乡青年市集。 通讯员供图

“借着这次活动的机会来参与湛江市集,让我看到了青年们的创意,感觉对接下来的工作很有启发!”肇庆市高要区莲塘镇乡村振兴志愿队队长梁志鹏带着官塘花生、鸽子蛋等产品来到现场卖得热火朝天,他不仅学到了经验,更感受到青年返乡之后湛江的活力。

“广东共青团扎实推进广东青年返乡下乡兴乡助力‘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加快形成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聚集效应,不断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人才活力。”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组建万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破解村镇产业难题,启动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培育万名兴乡创客,推出圆梦计划“百千万工程”专项资助万名粤东粤西粤北青年提升学历,招募万名乡村振兴志愿者参与驻镇帮扶等。

在“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广东青年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传承弘扬非遗文化、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他们用青春智慧与汗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相恋8年,异地4年,毕业后我们毅然决定共同返乡发展,在这座美丽的滨海小城一起奋斗。”湛江市吴川市沿江小学教师万文燕感慨地回忆着这段从初恋走向婚姻的爱情,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为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一起回馈家乡是我们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