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一个人干不起来,得要把零散的个体组织起来,形成群体,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聚集更大的力量,做更大的事。

经销商也是如此,单个经销商,本质上就是个体户,社会地位有限,业务流量也有限,在与政府沟通、下游客户合作、应收款、金融机构授信、厂家反控、人员招聘等方面,都有些局限性。于是,有些经销商开始抱团,形成区域性及行业性经销商组织,整合力量,做大做强。

基本的形态是这样:

1.以区域或行业为集中度。

2.一般由规模较大,资历较老的经销商牵头,由若干家经销商先形成核心单位,再进行扩散式发展。这个也简单,几顿大酒就能把协会的方向和框架定出来。

3.规模多在几十家到二三百家之间。

4.覆盖区域多在相邻的几个省内,小些的协会只有相邻的几个地级市。

6.成立之初,也会强调是大家抱团取暖,共创收益,会帮助大家安排各类交流学习,并在政府沟通、金融机构选择、人才招聘储备、厂家信息预警、卖场风险防范等等方面,为大家排忧解难或是创造新收益。

6.收点会费,作为基本的运营开支。

7.协会的活动形式分大小,大型的就是群体集会,小型就是成员单位间的走访,或者约着一起去走走厂家,边看边玩。

8.当然了,以协会名义去走访厂家,背后有几十家上百家经销商群体,厂家的重视程度自然要高出很多,热情接待自然必不可少,几次之后,协会牵头的几位老板自然也会有所膨胀,人之常情,难免。

9.在组织大型成员聚会时,若能有上百家经销商到场,自然会有厂家找过来,给些赞助,摆个展位,做点宣传和招商。

10.既然有上百个经销商,又走访了这么多厂家,自然就会考虑开发些产品出来,要么是独立品牌,要么是成熟厂家品牌的特别开发款,只给协会成员经销,价格体系咱们自己定,市场咱们自己操作。

刚开始成立的时候,自然是轰轰烈烈,不过,绝大多数区域型经销商协会也就开头热闹,后面慢慢就冷清下来了,到最后,就剩个壳了。甚至组建的微信群都逐渐冷清了,或者每天狂发各种产品的招商信息。

出发点是好的,的确也有经销商需要这么一个组织机构,这里面也有许多的整合发展空间,为啥多数都玩不下去了?

1.主观上将协会的运营简单化了,认为都是熟人,又是同行(同时发起人认为自己的面子是足够大的),组建一个协会没啥难的。但是,若是协会规模小,虽然运营简单,但没啥意义,协会规模一旦放大,参与者多了,事就多了。诸如,协会成员的群体诉求、核心价值观、组织活动规划、内容丰富化、活跃度、利益点关联、关系平衡等等,也就复杂起来了。绝大多数经销商协会并没有形成发展取向,分阶段的目标,划分构成模块,设定推进路径,以及对协会活动的设计往往都是随意的。

2.形成小圈子,国人到哪里都要论资排辈,要分等级的。每个经销商协会,以发起人为核心,都会有个核心小圈子,也是协会产出利益的最大收益方,到最后,也就这几位核心成员玩得欢。至于普通成员,一般很难融进这个小圈子,只能是看着几位核心大佬玩,又是媒体采访,又是厂家邀约,又是出席行业论坛,风光得很,自己基本上变成了协会的铺路石,或者说是凑数的。

3.每个经销商协会里,必定有老经销商,喜欢强调资历,强调当前经历的风雨,强调过去的观念和做法,对当前市场环境更多是抱怨,但缺乏积极的发展观和问题的客观分析,也从来不找找自身的问题,更是缺乏建设性的新思维。有些年轻经销商觉得与这些老八股的经销商玩不到一起。当然了,除了陈年老经销商外,还有些协会成员个人名声较差,或是说话嘴上没个把门的,有些人看着不爽,也逐渐远离协会了。

4.缺乏技术支持。对于许多经营和管理问题,没有技术力量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设计、试行和成果推广。等于是这个协会没有啥技术含量,在技术层面也帮不到大家,到最后只剩吃吃喝喝,四处旅游,发发牢骚。当然了,协会成立之初,也是有个本心的,但真正运营起来之后,就发现没有精力,没有费用,没有技术来帮助大家做技术辅导了。

5,除了技术辅导外,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诸如员工资源库、背景调查机制、厂家信息预警机制、金融机构整体沟通、政府职能部门沟通等协同项目,虽然在创建之初,也是喊了口号的,但也一直没搞起来。

6.谁吃亏的问题。大小都是老板,参与协会多少也有些利益考虑,自己又想利益最大化,又怕自己吃了亏,互相之间都盯着,尤其是盯着几位发起人,看他们有没中饱私囊,有没有在利用大家干点什么私货。若是协会的发起人自己也怕吃亏的话,也不敢把所有东西都公开透明的话,这个群体也很难凝聚起来。

7.协会的运营必然是要有开支的,基本经费来自协会成员的会费,还有厂家赞助的一些费用和商品(群体聚会时收的),不是没钱,而是有钱不敢花,担心活动搞多了,开支大了,其他成员有看法,所以裹足不前。许多事情只是有些想法,但一直迟迟没动,而众多协会成员一看,这协会一直也没给大家组织些实质性的活动,半死不活的,参与热情也就持续下降。不是说不能收钱和花钱,而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性和公开透明机制。

8.百分之百的经销商协会都有自己开发产品的想法,毕竟,经销商核心还是靠卖货挣钱嘛。以前自己一个经销商,不敢独立开发产品,现在几十几百个经销商在一起,这个底气就有了。不过,在整个协会运营尚未上轨道,大家还没获取协会给大家带来的种种收益,几位发起人急于开发产品,接洽厂家,接下来还要向大家推销,难免会被认为这其中有猫腻,有操作空间,或者被这几位发起人赚了大头,然后再利用协会的名义,来让我们大家买单。毕竟都是老板,都是人精,大家都想享受参加协会的收益,但可不想被别人占了便宜,或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9.低估了工作量。别小看只有几十或几百家经销商,但维护起来工作量可不小,且不说群体性活动,就是有单个经销商(协会成员)一年有个二三件事找协会,几十几百个经销商的事务总量就很大了,协会若是不配置一个三五人专职班子,恐怕是忙不过来。这光靠发起人也不行,人家自己还有生意呢,又能抽出多少精力在协会上。

10.经销商的对比。现在各类经销商协会多,有全国的,有地方,还有行业性的,有协会办的,有媒体办的,有厂家办的,还有纯经销商组建的。参加得多了,自然也会进行各种对比,对于组织良好,持续有活动,尤其是对自己有收益的经销商协会,自然参与度就会高一些,而对于一些名存实亡,或是半死不活的经销商协会,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