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朝海晏河清、民殷国富、文化繁荣、风气开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大唐盛世更被历史学家视为历代盛世之最。

唐朝以前,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都城有三个,分别是开封、洛阳和长安,它们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且无一例外都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生于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让中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迁移。

为了躲避战祸,大量人口被迫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推动了南方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从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基本上一直处于南方,直到今天都未曾改变。

唐朝之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充满着分裂与动荡。从春秋战国到东汉三国,从五胡乱华到南北朝,山河破碎、日月无光,老百姓深受颠沛流离之苦。隋唐统一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战乱局面,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太平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朝建立后的一百多年里,除了对外扩张之外,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事。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提供了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也进入到一段高速发展期。

不过,盛唐的人口大都集中在北方,重要省份也以北方居多,所以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还是围绕在黄河流域。

历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大唐的繁荣于公元755年底达到极点。此时唐玄宗还在华清宫内寻欢作乐,沉浸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根本没有觉察到危机的降临。

远在北方边镇的安禄山,一人兼领三州节度使,手握十几万雄兵,早已拥有了叛唐的实力和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因其善于溜须拍马,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才能够一直拥兵自重,一日坐大一日。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城拔寨一路南下,眼看距离都城不足百里了,听到战报的唐玄宗竟仍旧不以为意,还认为是有人造的谣言。

《资治通鉴》记载,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直接控制的户籍总量锐减三分之二,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都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唐朝从此一落千丈、沦为平庸,进入长达二百年战火纷飞的藩镇割据局面,再没有中兴之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国北方的社会安定和农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而同一时期的南方却相对稳定,受战争影响较小,广袤的沃土良田并没有被鲜血浸染,所以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纷纷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南方重新开始安定的生活。

随着大量移民举家南迁,南方的人口数量激增,大都散落在江北、江南和淮南等地,为这些地方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加速了南方的经济开发。

同时,北方人口还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成果,大大推动了南方由衰转盛的崛起进程。

  • 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社会动荡、自然条件、生产技术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国家财政主要靠农业支撑,其占GDP的比重远远高于手工业和商业,唐朝自然也不例外。唐朝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发达的农业生产,安史之乱后的经济重心南移也与农业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北方社会动荡经济下滑,大量人口迁入南方定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而一个地区农业的发展水平,主要是看当地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安史之乱发生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长江以北的河南河北一带,南北总人口比例大约为4:6。但是战争爆发后,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化作一片焦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死于乱兵的铁蹄之下。

《旧唐书》记载,安禄山叛军进京后,不仅大肆焚烧宫廷别院,对当地百姓也采取赶尽杀绝的政策。稍微有点家产的人,都会选择拖家带口远离战地,来到江南生活。

北方人口锐减,大量百姓涌入南方,导致南北人口数量发生逆转,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口变动给整个国家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农业发展的失衡。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得黄河流域周边的农业经济严重受阻,大片田地无人耕种、闲置荒芜。

随着千千万万北方人口向南迁徙,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定居生活,南方的农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二)南方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

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温暖宜人,四季如春,降水丰富,水系发达,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本身就是一片丰饶的沃土良田。

北方人口迁入南方后,在当地大力修复水利、开垦圩田,还通过引水造田的办法,降低土壤含碱量,不断提升土壤质量、扩大种植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隋炀帝时期,大运河开凿工程就为南方城市交通和贸易的发展注入活力。唐玄宗在位时期,也曾多次对大运河进行修缮,扩展了大运河的运输范围。便利的水上交通,将中国北方和东南沿海串联起来,为唐朝后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南一带的农民非常重视土地利用率,在以往一年两次的农作轮作制基础上辅以间歇轮作,逐渐向一年三次过渡,使一年之内能够得到三次丰收。

蚕沙、牛粪和豆类是唐朝时最常用的肥料,养牛耕地在江南一带已经非常普遍。此外,许多荒废的泥塘也得到了修缮,大多用来养鱼,或者种植菱、苇、蒲等其它经济作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的高度开发与合理利用,使南方农业迅速崛起,不仅成为远方来客的第二家园,更是闻名天下的“鱼米之乡”。

(三)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受节令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各式农业耕种工具的普及,也是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唐朝农民最常用的农具,耒耜在古代农业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耒耜是犁的前身,由一根木棍加上一把铲子构成,二者连接处有一段短横梁,翻土时可以用脚踩着横梁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耒耜的大面积使用,使真正意义上的“耕种”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推动了农业发展。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种植周期的缩短、种植面积的增加,使得南方粮食产量激增,几乎翻了一番。

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众多,不仅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种植,还可以培育多种经济作物,如水果、茶叶、桑树、鱼类、药物,以及麻织品等等。

著名的《茶经》《四时纂要》等典籍,都记录了这一时期江南一带的农业发展盛况。

三、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奠定此后一千余年中国的经济格局

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的生产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财力和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最关心的并不是谁做皇帝,而是每一天的衣食住行,以及每一年的土地收成。

纵观古代历史不难发现,但凡重视农业、与民休息的朝代,往往都是稳定繁荣、国运昌隆;而那些战乱频发、伤化虐民的时期,则大都民怨沸腾、难逃覆灭。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北方战乱频繁,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方则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北方土地长期以来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进入战乱年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出现了许多经济性繁荣的大都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叛军在杀伐掳掠的同时,从客观上打破了唐初建立的坊市制度,传统的商业活动遭到破坏,“以绢计价”的交易形式不再适用,推动了“柜坊”和“飞钱”的迅速普及。

“柜坊”就是银行的前身,而“飞钱”则相当于后来的“汇票”,二者的广泛应用为战后经济的恢复、货币经济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语:

从安史之乱开始,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天下大势,这一漫长的过程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直到今天仍旧未曾改变。

这种现象在分裂或割据战乱的大动荡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并不以某一位君王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劳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更是万千辛勤智慧劳动人民的共同选择。

参考:

1、《史记》

2、《旧唐书》

3、《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