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中国宠物猫狗总数突破一亿大关,我国的“它经济”正式来到亿万时代。而两年后的2023年,猫狗总数又涨到了1.2亿,两年增长达20%。

对比隔壁的新生儿数量逐年下滑,跌破千万门槛,中国宠物的增长速度真的是让一票人口学家都馋哭了

难怪有人说,这一代的年轻人,是不爱养娃了偏爱养宠。庞大的宠物数量带来了庞大的市场,去年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了2793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又占了一半多。

但大伙儿或许不知道的是,一直到90年代初,这个市场都还是一片空白,而且起步之后,又长期受到了外资巨头的主宰。

那么,中国猫狗怎么一步步地吃到中国宠粮的呢?关注冷叔,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宠物食品的发展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从无到有 外资领衔中国宠粮

其实,早期的中国不要说宠物食品,连能不能养宠物都是一个大问题。

1994年北京市出台了中国第一个城镇养犬规定,改变了过去彻底禁止的态度,以此为标志,宠物经济正式起步。在当时,“宠物食品”的提法还相当新鲜,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人吃啥,猫狗就吃啥,有口剩饭就行,哪里有必要专门去买什么“宠物食品”?

甚至还有这样逸闻,90年代宠物罐头首次在中国面市时,被人误以为是“狗肉罐头”而买回家做饭,结果闹出了大笑话。

现在流行的“毛孩子”观念,把猫狗当作小孩,在90年代更是难以想象。这种观念上的空白,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国产宠粮发展相对滞后。但外资企业注意到了宠物经济巨大潜力。比如美国食品巨头玛氏公司,德芙、益达都是旗下产品。

1989年玛氏进入中国,1995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宠物食品工厂,同时,宝洁、高露洁、雀巢等外国品牌也开始竞逐中国的宠物食品市场。

而相比国外同行,来中国最早的玛氏,也发展得最快。

按照欧睿国际(Euromonitor)的数据,2003年中国宠粮市场,玛氏能占到60%,接下来是宝洁10%和高露洁5%。

相形之下,国产品牌几乎一片空白,有限的货架基本都被外企占据。

但随着宠物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许多中国的企业也终于意识到,原来这里还有一个朝阳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群雄逐鹿 国产品牌野蛮生长

进入21世纪,中国宠物食品也来到了一个新阶段。城镇宠物的数量连续好几年以10%的速度飙升。

许多原本给外企做代工的中国工厂,此时独立出来做自己的品牌,于是市面上的国产宠粮也越来越多。

不过相比玛氏等老牌巨头,当时国产宠粮的弱点还很明显。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非常单一,基本只能生产干性的猫狗粮,面对外国对手,竞争的武器几乎只有低价。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的养宠文化很快从一线大城市辐射到全国,而外资巨头过去积累的品牌效应,对新一批的养宠人来说,又相当陌生。

此时中国宠粮由90年代外资独霸,逐渐转向了群雄割据,外国大厂还是名列前茅,但统治力已经大不如前。

然而,在这样趋于碎片化的宠粮市场中,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也在接连浮现。

2007年,美国曝出了宠物食品中毒事件,有宠物猫狗在进食后肾衰竭而亡。

2008年,随着一系列食品问题连续发生,国家针对整个食品和饲料领域启动了一系列的立法与修订。

但因发展时间较短,部分厂商盲目追逐短期利润,宠物市场的规范依然有很大进步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时代变迁 新人入局重整市场

如果说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外资独大的第一阶段,然后21世纪的头10年是国产品牌野蛮生长的第二阶段,那么最近10年到未来,就是市场加速整合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一批有竞争力、品牌效应的国产宠粮在快速崛起。

2021年,猫粮前10大产品和狗粮的前10大产品,国产品牌分别占据了7席和4席,总数已经超过半数,而20年前能占到半壁江山的玛氏,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只剩下了10.5%,国产替代效应非常明显。

然而,在显著的成绩之外,安全问题仍然是笼罩在中国宠粮市场头上的乌云,想要驱散它,一方面有赖于监管部门的监督,但最根本的,还是在市场的竞争,也就是看供需两端的作用,能不能形成合力,导向优胜劣汰。

我们先看供给端:最近10年里,中国商业最大的变量,就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和随之而来的电子商务全国渗透。

过去,低品质的宠粮可以不在乎回头客,只要跟经销商搞好关系,获得进入超市宠物商店的门票,就总能靠着庞大的市场,不断割到新鲜韭菜。

但随着养宠人安全意识的提高,这条路已经越来越难走,大家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宠物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样,都要查成分,认品牌,看质量。

通过网络,成百上千的宠物食品企业,可以跨过原来的地理和经销商的限制,与全国潜在的消费者建立联系、获得反馈。信息高速流通,商品全国可售,这就必然加大市场竞争的强度。

同时,需求端的显著变化,也在刺激着宠粮市场加速更新。

随着养宠人数的激增,宠粮行业出现了巨大缺口,部分厂商盲目追逐短期利润,忽略食品安全问题。今年315期间,央广网曾曝光,在河北省邢台市某宠粮生产基地,有狗粮宣称含有鸡肉含量过半,但实际上用的是鸡肉粉,是为了提高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厂家知道劣质产品会导致宠物食物中毒,所以还非常“贴心”地往里加了蒙脱石散来帮忙止泻。只是这蒙脱石散也是超标添加,超量摄入就等于“吃土”,最后一样会造成宠物肾衰竭。

好在监管已高度重视,并且鼓励越来越多的正规企业加入,好利来、屈臣氏,还有盒马鲜生,都在近几年组建起了自己的宠物食品部门。

好利来推出宠物烘焙品牌“Holiland Pet”,专注宠物生日蛋糕。盒马通过成熟的食品供应链体系,与河南宠物经济专业园区、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研发一系列宠物食品。更关注食材和营养搭配,比如花胶鸡汤味猫零食罐头,添加了花胶这类高档食材,加上特有的汤汁调配,细化的肉丝尺寸,浊汤细丝更适合猫咪舔食。

另外,在包装设计上也非常显著的标注了“含肉量”等相关指标,研发上更注重零防腐零添加、100%人食用级天然纯肉,不含胶、谷物和淀粉(图片放犬猫共食鸭肉干);再加上生产线公开,“不爱吃包退”等措施,买回家宠物不喜欢就能直接退,帮助铲屎官们选择更适合的宠粮,这些品牌的加入,也让宠物食品行业越来越“卷”,越来越透明

回顾过去这30多年,中国宠粮市场,发展非常迅猛。虽然这期间,国产品牌一直受到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外资竞争等问题的挑战。但无到有,从有到多,再从多到强,国产宠粮的总趋势,还是在与养宠人的需求双向奔赴。

随着国家监管的体系完善、盒马等正规品牌投身其中,毕竟市场越“卷”,主子们才能越吃越好,最终受益的是宠物。而市场乱象的问题,也终将在竞争中逐渐完善,原来混乱的宠粮格局,也终将改变。

你对宠物食品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