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一怀孕9个月的老师在网上吐槽,即将在下个月生宝宝,由于三年没达到华大的聘期考核,收到通知要被解聘,感慨只有经历过“非升即走”的人才懂,一时间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华侨大学回应,称人事处未收到该老师的考核材料,未下达解聘通知,会为该老师提供必要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以为,学校发声之后,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但当事教师在朋友圈再次发声,似乎对学校的回应并不买账,让这件事又起波澜!

该女教师称,之所以选择第二次发声,是因为学院的书记全盘否认解聘,让不想再回应的她气得发抖,就选择发声维护自己的声誉,并表示自己有录音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当事教师的发声来看,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1、学院口头通知,这位教师三年未达到副教授的基本条件,学校准备解聘,问是否需要学院出面求情缓个半年,还是不用学院管了?

女教师对学院书记的态度感到心寒,没有任何安慰的话,反而劝她早做打算,并认为其一些话不尊重女性。

2、人事处确实不知道她怀孕的事情,但对自己的遭遇感到不满。

从双方的回应来看,女教师应该是收到了准备解聘的口头通知,但学校还未正式发解聘文件,正好赶上孕期,这位女教师觉得压力太大,就曝光了自己遭遇“非升即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声明中,女教师进一步表示,虽然合同签的3+x,但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也没有明确写明三年未达到副教授一定会解聘,学院领导也含糊其辞。

认为考核并不会很严格的当事女教师,怀着长期服务华大的心,承担了很多与考核无关的事情,包括班主任工作、辅导学生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女教师还曝光了自己的考核内容,三年要完成4篇C刊+一个省课题,六年必须要完成一个国社科,不然即便是副教授也得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孰是孰非?看了女教师的考核内容,4篇文章应该不是很难,但都发C刊就有一定难度了,另外,一个省级课题的要求不算很高,如果这些考核都完不成,国社科就更加完不成。

虽然女教师也提到,作为青年学者,没有学术人脉靠自己,再努力也完不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这位女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是很强。

当初签订这样的合同,属于你情我愿,学校用“非升即走”的方式考核青年教师,一方面希望用丰厚的福利待遇引进人才,激励他们尽快成长,取得成果。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考核方式,避免青年教师躺平或划水,激发出他们的斗志和科研潜力,培养出属于学校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签订这样一份合同,估计也是看上了福利待遇,当时谈得也不错。

如今,因三年考核未完成,面临非升即走,老师拿自己不熟悉考核内容,承担了很多杂事,质疑考核方式,认为自己受到不公的待遇,其实是不够客观的。

学校按合同进行考核,看到当事老师怀孕的情况下,学院还愿意求情缓半年,女教师不能接受,白纸黑纸的合同,契约精神何在?

或许,学院领导在与当事教师沟通此事的时候,没有注意语气用词,没有安慰这位老师,在小细节上做的不是很到位,若真的按“非升即走”的方式进行考核,当事教师可能也没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职场上,如果主管给你定下了一年业绩任务是20万,结果你只完成了一半,你以做了很多无关的琐事进行辩解,能够得到公司的支持吗?大概率不能,被解聘是迟早的事情,这也是很多职场人的无奈。

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除了科研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教学工作,但从考核性质上来说,其实都差不多,在职场上,老师也不能例外。

当然了,这位老师在孕期,情况有些特殊,情绪容易波动,理应得到一些照顾,学校还是需要谨慎考虑,对教师应该有足够的关心,非升即走的事情可以缓一缓,为女教师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她可以安心生产,安心坐月子,避免影响和刺激该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已至此,不管女教师感到寒心也好,难过也罢,还是需要自己走出来。

正如她自己在文末所言,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要学会勇敢,要学会勇敢“断舍离”,勇于和消耗自己的负能量说拜拜,重塑另外一个自己,一个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这件事也提醒广大青年人才,进入高校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有没有能力做科研?虽然有些211、985、双一流大学的薪资福利待遇好,平台也很有实力。

但是,如果自己更适合教学工作,选择一所中学或高中教书,或者去普通大学找个做没有科研任务,又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或许会更加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