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周五这种沸腾的状态,对于周一大家肯定是有期待的。

有观点认为,这两天各部门全都动员起来,给地产输血,出钱、出力、出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益于近期大量利好政策,房地产自4月24日以来涨幅已经超过30%,港股地产更是有不少标的翻倍,迎来了一场大型狂欢。但实际我在这两天的文章中,有过明确的表示,管理层绝对不是要把房价再撬起来,否则何必这么辛苦,主动去刺穿这个泡沫呢?

如果地产利好就到这里,那么市场会不会很失落呢?我是不相信的,先看看周末的一组数据,周末 5 家公司集体暴雷,分别是国瑞科技、华夏幸福、中泰化学、佳云科技、盛屯矿业,中泰化学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国瑞科技财务造假,佳云科技、盛屯矿业是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华夏幸福则是累计违约债务规模达245.4亿。

实际上,今年以来ST股的数量猛增,这是因为退市新规让挺多的企业,因为业绩、经营等问题,不是“披星戴帽”,就是强制退市。这种时刻,主力为了安全的投资,也许以前是分散持股,后续就会更多倾斜到价值投资。眼下不少资金,开始把蓝筹权重当成防御性板块投资。

所以,即便没有地产这一下,市场也是在震荡上行,如果把视角一直盯着地产,或许你会忽略了其他的风景。

所以,仔细观察过去一周市场的表现,不难发现,虽然整体行情偏震荡,但各行各业龙头表现很好,有一种传统茅指数归来的感觉。具体来说有三个特点:

第一,高股息的龙头企业表现更优,典型的如银行一类,这属于红利逻辑驱动。

第二,超跌反弹的企业表现更优,地产及相关产业链,这属于政策催化驱动。

第三,还有一种两边都挨不着的,但因为指数在涨,估值上涨了,个股股价也跟涨的龙头。

实际行业龙头还有一重身份,相对而言就是行业内盈利最稳定的「蓝筹股」,或许这才是当下的风景。

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虽然回头看,大家恍然大悟,发现原来是核心资产得到了市场的追捧,但是在此之前,核心资产的股票表现其实很一般,难道说机构也是临时起意?实际我观察下来,不过是大资金的障眼法,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看我用红色框框起来的部分,这个现象我在这两天的的文章中也谈到过,叫「连空回补」,通常来说,下跌过程中的回补就是跌一下回补一下,但是连续做空的时候,就不太容易产生回补,这就和前段时间的房价一样,连续调整,大家这时候都是持币观望,这种时候出手的往往就是机构大资金,所以「连空回补」就是机构行为。

一波上涨过后,出现了机构「连空回补」的行为,本质上就是机构想要摊薄成本,打开上涨空间采取的做法,毕竟今年股市依旧缺钱是大家公认的,存量资金的博弈就容易出现这个局面,所以表面看反复震荡,实际是机构在高抛低吸,趁机吸筹,那么总归会有重新启动的一天,否则不就是百忙了?

所以,看似这些股票在调整,实际是机构在反复低吸,所以看数据真的很重要,你甚至会发现,看懂了数据,前面这一段意义并不大!

对于未来的形势大致就说到这,希望大家下周好运气!

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