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化名),一名就读于广东某大学的学生兼主播,近期做出了一个决定——合约期满后将不再继续直播生涯。她坦承,尽管已在直播行业打拼了一年半,但持续的精神负担和内部消耗让她感到筋疲力尽,仿佛身心俱疲。作为主播,她主要的任务是取悦那些慷慨打赏的观众,即俗称的“大哥”。为此,她不得不费尽心思策划多样化的直播内容、设计吸引人的互动话题和活动,并精心安排每一环节,力求完美。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长期的直播工作侵占了她本该投入学习的时间,使得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更不幸的是,同学们得知她做主播的事实后,开始与她保持距离。

刘婷感慨道:“直播行业很容易让人丧失原则,坚持自我实属不易。”她向年轻人发出警示:“切勿轻率涉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法治日报》记者的连续深入调查,尽管众所周知,成为成功的主播充满挑战,但仍有不少年轻人士怀揣梦想,渴望在此领域大放异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标榜着“大学生”、“女大学生”等标签的直播节目。从风景名胜区、餐馆到校园、宿舍乃至课堂,各式各样的直播场景层出不穷。

直播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学习经验分享、才艺展示以及公益助农等多个方面。然而,其中也不乏涉及性暗示、边缘试探乃至侵犯隐私的不当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明确表示,大学生从事主播职业并不违法。按照现行规定,直播需实名认证,主播须年满18岁;对于16至18岁的青少年开设直播账号,平台需验证其身份并取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这意味着,只要满足这些基础要求,大学生完全有权参与直播。

实际上,众多高校已将短视频账号运营纳入实践教学范畴,以此提升学生的实战技能和媒介素养,这一变化体现了社会对新媒体专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提醒,大学生在直播时应谨慎选择时间和地点,避免未经允许拍摄他人,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宿舍作为私人生活空间,不应成为直播活动的场所,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专家张新建议,持续创造高质量内容是主播成功的关键。这要求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不断创新并掌握专业的拍摄技巧。主播往往需反复尝试和制作,方能精炼作品。尽管许多公司助力新人成长,但核心创作仍依赖于个人能力。此外,建立影响力不仅需要高质量内容,还需长期与粉丝互动。期望迅速走红通常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