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之间同文同种,血脉相连。大陆的厦门市和台湾当局掌控的金门岛之间仅仅隔着一道十几公里的海域,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两岸之间就曾经探讨过建造金厦大桥的提议。建立金厦大桥的困难点并非是桥梁建筑本身,而是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和互相对峙的分治局面。台湾民进党当局自然不希望看到一座带有重大指标性意义的金厦大桥横空出世,势必会想方设法阻挡。如今台北市长柯文哲前往金门时,再度提出了修建金厦大桥的提议。此议一出立刻引来了民进党的批判和挞伐,台北市议员林颖孟更是痛斥柯文哲想做“当代的吴三桂”。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文哲

金厦大桥的前世今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两岸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海峡双方在1990-1993年频繁接触,并促成了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自此之后,两岸之间的交流有了前提和基础,谋求国家统一成为了台海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虽然李登辉在1995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演讲,直接把两岸的关系推向了战争的深渊,更是引发了台海导弹危机。可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却并没有中断,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民进党籍的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和各级官员都纷纷前往大陆寻根祭祖,参与活动。两岸虽然仍然笼罩在李登辉的阴影之中,但是各种对于未来的畅想都纷纷开始出现。1996年,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吴之明教授在参访了英法海底隧道后,就开始设想台海之间能不能仿照英法海底隧道建立一个台湾海峡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底隧道

1998年,清华大学与台湾大学土木文教基金会在厦门举行了会议,当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探讨海底隧道的可行性。然而因为这条隧道的总长度将会是英法海底隧道的三倍,所以依旧只停留在了理论层面。不过退而求其次,在金门和厦门之间先建立一座跨海大桥就成为了相对现实可行的计划。2003年,厦门市举办了台湾海峡桥梁建设及区域经济合作研讨会,台湾学界和政坛也派人参与了此次的探讨。最后针对建设金厦大桥,大家提出了三条思路:第一是由金门岛东部经角屿、小嶝岛到厦门大嶝岛。第二是直接从金门岛建大桥到达厦门的大嶝岛东侧。第三是从金门岛经过小嶝岛到厦门市与泉州南安市石井镇的交界处。这三条线路都可以让金门和厦门有效地融为一体,其修建难度要比台湾海峡的海底隧道简单不少,在技术层面也难不住大陆的基础性建设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县的计划

2006年,金门县政府在县长李炷烽的支持下提交了“厦金(嶝)大桥兴建工程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他们主张跨海大桥可以从金门县五龙山直接衔接至厦门市的大嶝岛。李炷烽是岛内有名的统派人士,早在2006年就在金门县议会当中公开提出要在金门建立“一国两制试验区”,“金厦和平特区”。一旦连接金门和厦门之间的大桥建立了起来,不仅可以让两岸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同时也能够让金门当地的百姓享有更为便捷的交通,更多的旅游观光收入以及更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可是无奈曲高和寡,李炷烽的报告得不到台湾岛内高层的支持。虽然在蔡英文担任大陆委员会主任时期,两岸实现了“小三通”。可是岛内的民进党陈水扁当局依旧不肯抛弃台独的理念,这份计划也就被搁浅。随着大嶝岛被确定为翔安国际机场的建造地,这份计划随即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炷烽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迎来了黄金时代。我们原本希望马英九可以在两岸关系上做出更为积极的举措,但是我们忽略了马英九唯唯诺诺的政治性格和过分自恋的人性特征。他不敢在两岸之间迈出更大幅度的步伐,只能是“政冷经热”,在“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中顾影自怜。2012年金门县内开始兴建金门大桥,这是一座连接金门本岛和小金门岛的大桥,总长度为4.8千米。这座大桥对于台湾省来说绝对是一件超大规模的建筑工程,2012年5月在马英九政府的支持下,金门县开始施工。事实上,只要马英九再坚强一些,让两岸同时开始建设大桥,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在长达十年的建筑工期内,金门大桥经历了建筑商资格造假,环境评估不过关,营造单位施工迟缓等众多问题,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在经历了多番艰难险阻之后,金门大桥即将在2022年10月建成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大桥预期效果

金厦大桥与柯文哲的政治算计

金门大桥修建成功是台湾岛内的重大建设成就,如果未来的金厦大桥可以兴建,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把厦门岛、金门本岛和小金门岛连成一线,成为举世瞩目的跨海工程。而柯文哲再度提出要兴建金厦跨海大桥也是由此而衍生出的话题。事实上跨海大桥容易修建,可是跨域两岸之间的心理门槛却要难得多。2014年,厦门市举办了“两岸民间推动金门三大项目”新闻发布会,长期在大陆“高调行善”的陈先生提出要捐赠十五亿元人民币用于修建金厦大桥。而且他宣称这只是保证金,绝对不会中途撤资。如果这项计划得不到实现,就把这笔钱捐给台湾人民。大陆民间人士的诚意是显而易见的,可当时的台湾岛内却是没有人敢下这个决心。等到2016年,蔡英文取代了马英九上台执政,金厦大桥的修建更是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英九

民进党长期以来就是希望两岸渐行渐远,相互敌对,他们好从中赚取政治利益。2019年10月13日,两岸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福州,再度探讨金门和厦门、福州和马祖的通桥方案。如今的方案越发详细,甚至连大桥到底是设计成四车道还是八车道都有了严谨的技术评估。可以说,两岸之间的通桥事宜在理论上已经日益成熟。但是两岸民间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地热火朝天,台湾岛内的陆委会却是泼下了一盆冷水。台湾陆委会表示:

“金门、马祖与中国大陆福建地区通桥议题,现阶段并无必要性及急迫性。且涉及两岸协调沟通及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等复杂敏感问题,影响十分深远,必须要审慎评估。”

可以说这份声明并不令人意外,民进党蔡英文虽然在二十一世纪初主持推动了两岸的“小三通”,可是她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遂行“台独”的阴谋。所以在其任内不可能会推动金厦大桥的建立,因为在她们的眼中大陆早已是阻碍她们罪恶目的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英文

在金厦大桥这个议题上,国民党的立场很值得玩味。无论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步接触,还是在本世纪初的相关探讨。国民党一直都是作为台湾社会的代表参与到了两岸的问题讨论之中,而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即使马英九在任期内无所作为,国民党也依旧把持着和大陆之间的沟通管道。可如今却是由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抛出了“金厦大桥”的议题,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两岸之间的交流,国民党扮演的角色很可能会被柯文哲的民众党取代。柯文哲提出了两岸要修建金厦大桥,遭到了台湾岛内绿营议员林颖孟的炮轰,林颖孟直接声称柯文哲是想当引清兵入关的“当代吴三桂”。这一举动很明显就是要丑化两岸通桥这件有利于两岸的举措,也是为了要进一步羞辱柯文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颖孟

柯文哲即将在2022年底卸下台北市长的工作,而他所率领的的台湾民众党长期以来还秉持着柯文哲提出的“两岸一家亲”路线。现在的国民党朱立伦已经确定了“亲美远中”的路线,而且已经向大陆摊牌声称“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这等于是抛弃了国民党在大陆全部的沟通渠道,如此巨大的真空地带自然需要有人补充。柯文哲的两岸路线能够被大陆接受,如果国民党继续执迷不悟,柯文哲就会成为掌握两岸关系动向的台湾省代表。这一身份的背后蕴含着重大的经济资源和政治利益,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文哲蚕食国民党

柯文哲本人始终希望能够参选2024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如果有了两岸议题的加持,柯文哲就可以吸纳国民党的力量,尤其是往来于两岸的台商便会越发亲近柯文哲和民众党。国民党最后一块有价值的“固定资产”也会被柯文哲蚕食,到时的朱立伦就真的成为了国民党的掘墓人。所以为了进一步消弱柯文哲的政治能量,民进党和台独阵营必须要不遗余力地打击、羞辱、丑化柯文哲和金厦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35去台湾

金厦大桥如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何时能够真正建成还值得期待。加上去年在大陆引起热潮的“2035年坐上动车去台湾”,也代表了大陆民众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殷切期望。我始终认为如今的台湾岛就如同一个病情沉重的患者,虽然仍有部分器官处于良好状态,但是已经不足以让病情自愈。要想重获健康,就必须要动外科手术才能真正切除病灶。如果我们的目光总是锁定在台湾岛内所谓的积极力量身上,寄希望于岛内政党通过选举(自愈)的手段重获政权,很容易就会让台独的病菌全面扩散而得不到遏制,最后危及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宜早不宜迟,这和治病救人是一个道理,只有通过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才能够彻底清除危害台湾的“台独病菌”,打碎两岸之间的壁垒屏障。到时候,金厦大桥就不会再停留在纸上,而是会成为台海之间的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