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如果你经常刷视频的话,应该看过这条广告——帝豪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喜剧效果来看,这个广告相当成功,前面说的多么多么牛逼的帝豪,最后落了个首付288就能开走,反差总是制造笑料的最好途径,这种成功人士和几万块小车的对比,不亚于巨石强森脱光了里面穿着小马宝莉的丁字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宣传效果来看,这个广告似乎也很成功,准备买帝豪的,通过视频热度知道了销售政策,不准备买车的,通过视频热度也知道了,在秦798声量如此大的今天,帝豪在没什么官方宣传资源的情况下,依然能从墙缝里挤出一点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帝豪,这是和哈弗H6一样重磅,能在史书中留下一笔的自主品牌车型,从2009年诞生至今,也已经发展出了四代车型,累计卖出376万辆,他俩也是自主品牌仅有的两款,官方宣传口径中累计销量过300万的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现在秦和驱逐舰哥俩每个月能吃掉六七万的市场,帝豪每个月还能卖出大几千辆,真·国民家轿

本期二楼话题,我们就聊聊这辆同学聚会能坐主位的吉利帝豪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代帝豪:横空出世

2007年3月,吉利已经进入汽车行业整十年了,但掌门人李书福此时多少有点郁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引领下,吉利这时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次转型,从完全模仿逐渐转向自主开发,老三样美日、豪情、优利欧,已经被新三样金刚、远景、自由舰逐渐替换,但依然没有摆脱以价换量的思路,更可怕的是,销量一直没什么起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为自主品牌的奇瑞,那个月却成了首个登上中国汽车市场单月销冠的自主品牌,比亚迪F3也凭借量大管饱的优势,开始月销破万,面对老对手们的意气风发,人们对吉利的一系列挫败开始了质疑。

事实上,并非低价策略失效,而是大家都开始低价了。

2006年下半年,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已经有了苗头,欧美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两年下滑,面对中国市场,各大机构给出的预测是:供大于求,对2007年的销量并不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背景下,奇瑞点炮,2006年底同时推出QQ、东方之子、V5三款车的改款,增配降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2007年,通用、比亚迪、大众、福特、现代、本田甚至三菱、菲亚特先后上停,售价最高降幅20%,这其中,并没有吉利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市就是这样,不进则退,大家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和危机,该猫冬的猫冬,该裁员的裁员,都在想怎么挺过去,李书福在挺了半年之后,也不得不把全年销量预期从24万辆下调到19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事后看,这只是面对市场的合理调整,而不是认怂。

自从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李书福的头衔一直是“汽车疯子”,他认为:战胜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大家都说市场寒冬,那我就带着吉利集团冬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号,李书福又疯了一把,亲自起草了一份新闻稿,宣布吉利进入第二次转型,从低价取胜转向质量取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吉利宣布远景全球上市,同时联合全国上百家经销商签署了著名的《宁波宣言》,坚定了转型的信心,阵仗之大,日本女团握手会也不过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型需要更强的产品做支撑,远景是这次转型的起点,而这次转型的重点,是帝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代号FC-1的远景上市不久,就有媒体爆出还有FC-2、FC-3两款车,2008年北京车展,吉利更是直接展出了两款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看就非常熟悉了,就是后来的帝豪,代号里的2和3,就代表两厢和三厢,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两厢和三厢版本的自主品牌新车。

到2008年年底,不知为何,帝豪的代号改成了FE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后来吉利开发新帝豪的平台也叫FE平台,关于这个平台和FE1代号之间的关系,是个相对模糊的地带,甚至吉利官方的说法都是冲突的,在吉利国外官网的描述是,FE平台是借鉴沃尔沃的部分技术开发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也就是在2012年双方正式签订技术转让协议之后,才有的FE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2015年汽车之家对安聪慧的一篇采访中,安聪慧的表述是:FE平台是个老平台,新的FE平台车型只是做了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情况如何,我的猜测,原来所谓的FE平台,多半是参考丰田来的GBC平台,经过沃尔沃优化之后,才是真正的FE平台,二者名字相同,只是为了迷惑视听。

书归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上海车展,吉利宣布了第二次战略转型的新动作:多品牌战略,他们将旗下所有产品划分为全球鹰、英伦、帝豪三个品牌,定位从低到高,我们今天熟悉的吉利盾牌标,最开始就是帝豪品牌的logo,后来的帝豪,就是帝豪品牌的第一款车。

2009年8月,帝豪在山东正式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当时品牌名叫帝豪,帝豪就不能叫帝豪,而是参考了上海华普的命名方式,叫帝豪EC7,帝豪是品牌名,E是品牌英文名,C是轿车,7是吉利内部划分的级别,并且根据发动机排量,在后面加了两个数字,比如EC718、EC715,18就是1.8L排量,15就是1.5L,两厢版就再在后面加个R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帝豪EC7算是当时吉利金字塔尖的产品,定价8-10万,有人说帝豪这个名字有点大,又是皇帝又是富豪的,还有点像店里998的套餐名,吉利压不住,也怕自己买了压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存在的,帝豪这个名字跟哈弗大狗一样,都是集思广益来的,而且只要你产品做的足够好,就算它不叫帝豪,叫大狗,也能卖得很好,但是二狗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宣传中,帝豪EC7是吉利完全正向开发的产品。

但是从代号的演变过程也能看出来,它跟远景师出同门,都是丰田花冠的徒弟,但配置要高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全系标配自动空调,高配带西门子原装的大屏和电动座椅,而且座椅有倾斜角度不是小板凳等,除此以外,帝豪EC7还是自主品牌里首个获欧洲E-NCAP四星评价的轿车,首个配备ESC的轿车,也是首款获得出口免检资质的轿车等等等等。

到2010年9月,帝豪EC7还上了搭载邦奇CVT变速箱的新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配置上看,加了自动挡,算升级,但从效果上看,确实有点难顶,从2013年开始,关于帝豪变速箱乃至整套动力系统的投诉就没断过,行驶顿挫、起步窜、费油,CVT应该有的优点,帝豪一个不拉的全部实现了反向效果,甚至后来的帝豪GL、帝豪GS以及新帝豪等等,依然存在这个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至于2014年,独立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曾经买过一辆2014款的帝豪EC7回去拆解,除了车身结构和发动机外,其他被批评的一塌糊涂,不过至少比同场的另一个倒霉蛋:哈弗H5的评价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并不影响帝豪EC7的畅销,2012年,它就成了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冠军,2013年开始,平均月销两万,成了轿车市场前十里唯一的自主品牌,帝豪可以说是吉利集团转型的头号功臣,在它的销量加持下,吉利也站上了年销三四十万辆的新高度,但问题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