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5月的一期《四川日报》刊载了一篇稿件,名为《单霁翔又来了》。是的,今天我又来了。”5月16日,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讲坛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与笑声。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老师当天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主题讲座,其中多次提及四川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讲座也是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讲坛、西部商学院“博雅支持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博雅支持计划”旨在推动将人文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一环,让西财浓厚的人文底蕴浸润人心。讲座开始前,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永强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西南财经大学建校近百年来,栉风沐雨、奋进超越,一直自觉承担起传承西财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教育自信书写着“文化西财”这篇大文章。随着社会更迭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了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如何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单霁翔老师先生在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中始终坚守着文化传承的初心和使命,他借助技术手段与文化创意让文化遗产资源真正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希望这样鲜活的故事,能启迪各位西财青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时代使命,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做好文化创新的‘开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霁翔老师以都江堰为此次讲座的开篇,阐述了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深远影响。他强调了每年岁修的重要性;随后,单霁翔老师将视角转向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历程,细数了自2004年以来我国成功申遗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如长城、泰山、良渚古城遗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等等,并深入剖析了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谈到良渚古城遗址时,他特别回顾了自己初见该遗址的景象,以及“让大遗址像公园般美丽”的口号的提出。单霁翔老师认为,只有让考古遗址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才会爱护它,才会珍惜它,知道它的价值。”这一点,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等遗址公园上,也得到了印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故宫博物院时,单霁翔老师化身导游,将故宫古建筑和文物的故事娓娓道来,解锁了不少全新场馆和参观路线的隐藏“彩蛋”,并详细介绍了故宫在环境整治提升、古建筑维修、文物维修、文物数字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效,分享了几代“故宫人”在保护故宫时始终坚守文化传承的初心和使命的故事,尤其强调“四川对保护故宫文物是有功的”。当屏幕上再次出现美丽的故宫全景及“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字样时,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今天谈文化遗产保护,不但要保护物质遗产,还要保护非物质遗产。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互为表里的。”近年来,除了讲座分享,单霁翔老师还通过出版书籍、参与综艺节目、录制纪录片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文化遗产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讲给大众听,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深刻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座的最后,李永强校长在总结中谈到,短短两小时,单霁翔先生以大量珍贵的图片、丰富详实的案例和风趣的语言,呈现了文物背后一个个既有历史韵味又有现实价值的故事,让现场观众不仅感受到了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风采和“择一业而终一生”的伟大工匠精神,更切身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今后,学校将持续举办此类有影响力的文化讲坛,不断繁荣高校教育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