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2024全球廉洁指数国家TOP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新的全球廉洁指数国家中,排名前10的有8个是欧洲国家,而同为欧洲国家的俄罗斯以腐败指数8.6%,高于伊朗的8.3%,墨西哥的7.3%,巴西的6.5%被评为最腐败的大国之一。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指数甚至超越了以毒品交易而闻名的哥伦比亚。那么,同为欧洲大陆的芬兰、瑞士、挪威等国何以能够跻身世界廉洁之巅,而俄罗斯却深陷腐败的泥沼之中呢?

在此,南文将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脉络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深入挖掘其腐败现象的前因后果。我们将一起探寻这个国家的腐败之源,以及其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最终呈现出今日之貌。

从沙俄帝国的首任沙皇伊凡四世到现任的俄罗斯弗拉基米尔一世,从伏尔加河以西到乌拉尔山以东,从校园到军队,从西伯利亚到加里宁格勒,俄国的土地虽大历史悠久,但腐败犹如跗骨之蛆伴随着俄国的每一寸土地,覆盖了整个历史。

从历史上看,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任沙皇,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沙俄帝国,他在俄国历史上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伊凡四世通过改革军官选拔制度掌握了军队,并以此为根基逐步对行政﹑财政﹑司法﹑宗教等社会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掌控,从而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伊凡四世的集权统治是建立在武力之上,所以如果他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持续的得到军队阶层的支持。一旦剥夺他们的特权,那就会失去他们的支持,政变就随时可能发生,这也是俄国历史上政变频发的原因之一。

但在俄国的文化里,赏赐金钱被认为是一种侮辱,所以沙皇笼络支持者的手段最好的就是官位和特权。历史上俄国的官员以低薪酬出名,但这只是他们自视清廉的贞节牌坊而已。因为实际上,他们的主要收入是来自沙皇赋予的特权,比如在广袤的俄国土地上的各大封疆大吏,他们等同于地方上的土皇帝,拥有收税权,这些高官只要给沙皇上缴一定的份额剩余的全是自己的,实际上就是沙皇在变相的放纵官员无限制的压榨民众。这种腐败制度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使得大小官员们在腐败的时候肆无忌惮,心安理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税收分配制度对后续继位的沙皇而言成为一个心病,因为手底下的大臣比他还有钱,而这些钱本应该都是沙皇的钱。沙俄土地上的老百姓也是在这群官员的压榨下怨声载道。

如果是能力一般的沙皇,对于这种分配制度,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就是在拿自己的沙皇宝座冒险。

但也会出现几个有魄力的沙皇,比如彼得大帝,他上任伊始就发誓改变这种腐败当道的现状,所以彼得大帝就制定了两个特色的反腐手段。

第一:收买民心

因为官官皆贪,越是自己的亲信贪起来就越是有恃无恐,贪的就越多。所以彼得大帝在众多的贪官中挑选几个典型的总督处以极刑,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一些贪污成性的官员有所收敛。表面上看是在铁腕反腐,实际上是用来收买老百姓的民心而已,借以巩固自己的沙皇宝座和权威。

第二:分我一半

彼得大帝其实反腐的主要目的是要钱充裕国库,为他的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积累资金。因为反腐罚没的钱都进了彼得大帝的口袋,百姓也没有得到一分。所以加大官员的上缴比例,只要官员们把贪污的钱上交一半就安全落地。这样的话也不至于把这些官员逼到绝路,否则狗急跳墙联合起来发动政变换个老板也不是不行。

但在这种上交一半的政策下,官员们好像是得到了大老板的默许,在贪污方面就更加变本加厉,因为他们要把自己上缴给彼得大帝的钱给挣回来,到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这跟中国的“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而非与百姓治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这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原因之一,因为最后的买单人都是老百姓。

有一次,彼得大帝问自己的宠臣缅希科夫,为什么这么多官员贪钱。缅希科夫慢悠悠的回答到:“陛下,难道你想做没有臣子的孤家寡人吗?当官就是要发财,否则当官还有什么意思呢?”以彼得大帝的雄才大略,他十分清楚除非做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否则在中央集权的制度下是无法根除腐败的。

同样的还有尼古拉一世,刚上台的时候也是嫉恶如仇,结果到最后也是草草收场,反腐成了收买民心走个过场的手段而已,根本不敢动真格的。最后尼古拉本人也认清了现实,并且十分无奈的对自己的儿子说:“在俄国只有两个人不贪,那就是你和我。”

到了苏联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腐败更加登峰造极,特权阶层遍布全国,按照官员职位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特权,所谓的官员特供制就是起源于苏联。以至于苏联解体后,在新生的俄罗斯富豪中,97%是苏联时期的官员,剩下的3%是他们的家人。

从文化上看,俄国的腐败文化也自成一体,中央集权的残酷统治以及漏洞百出的法治体系,是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

但作为拜占庭文化的传承者,俄国信仰的东正教以及漫长的俄国官员特权历史,塑造了俄国人对待腐败的独特思维。东正教从没有经过宗教改革,与天主教和JD教不一样,俄国的东正教一直是作为沙皇统治帝国的工具而已。东正教的圣徒精神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信仰者安心吃苦受罪,无罪的人替别人赎罪,自愿受苦。这是东正教崇高的圣徒精神,受苦也被视为拯救自己未来的唯一道路。而且东正教的教义很少涉及人性本质的内容,并不强调人性的黑暗,更不强调法治,只是宣扬神的力量。

正是因为这种观念,俄国人对于犯罪毫不在意,这也让俄国人成为世界上最轻视法律和契约的民族,因为一切罪孽都可以通过上帝的博爱和自身的受苦而得到救赎。这就使得腐败毫无罪孽感,成为官员体系的普遍行为。

在民族性上,俄国人崇拜权力,他们屈服于强权,认可特权。在那些特权阶层的层层盘剥之下,很多破产的俄国人被迫流亡。不过他们流亡的时候想的不是怎么去改变或者推翻这个腐败的体系,而是在懊恼自己为什么没有拥有腐败的特权?为什么没有成为人上人?所以俄罗斯人天生就崇拜政治强人,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如今的俄罗斯,腐败一直是俄国人的顽疾,他们依靠腐败建立帝国开疆拓土,依靠腐败治理国家和民众。去年的150万套军大衣不翼而飞,今年4月因贪污之名被逮捕的国防部副部长伊万诺夫等等。在前线战争打得十分惨烈的时候,后方特权阶层却依然大发战争财,看来对于俄国官员来说,腐败只是继承传统而已,老祖宗的活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