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石甫,1943年生于江苏金坛市直溪镇。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热心于艺术活动,曾为创建中国书法家协会而奔走呼吁。
10岁时受陈荷松老师的启蒙开始学画,继又得到冷铁老师的指导,14岁从南京艺术学院丁吉甫教授习篆刻,15岁拜师于江苏省国画院顾伯逵老先生门下专攻花鸟画。1962年后,相继得到潘天寿、陆维钊、诸三乐、王个簃诸先生亲授。其画宗缶老而能自出机杼,尤擅画鸡雏,世有“江南鸡范”之誉。程十发先生评曰:“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范石甫的鸡,难得一绝。”书法以“常在篆隶行草之间”的书风著称,林散之先生赞曰:“放而有胆,变而有理。”
陈子奋
陈子奋 手札尺寸26.4cm×19cm
手札释文
石甫同志道长:
大著 有裨于印学的传习与发展,其功不浅,乐观厥成。兹将本省印章作者姓名另纸列呈,乞察收。此复并颂艺祺
石甫先生
大羽先生 并同道诸友希代道好
弟 陈子奋顿首
10月14日
如有来信,请详细书明尊处的住址并门牌号数,以便常常通讯。
笔墨非可娱 文字莫糊涂
—从书画艺术看陈子奋先生
我知道陈子奋先生,是从一本白描花卉画册开始的。该书为线装本,磁青封面,白底黑字的签条由先生自署。画册中的每幅作品都显得素然典雅,繁简有致,线条苍健而古拙。作为白描,是以线条作为造型基础,无须色彩的渲染,已是生机一片,足见中国画表现能力的独特之处,正因为如此,中国画教学历来都将白描列为技法训练的基本功。当时,全国的艺术院校皆将此册引作教材,我也曾一度以此为范本,至今我仍珍藏着这本自描花卉册。随着对子奋先生的了解逐步增多,对他的钦仰之心也目益加深,但无缘得教,总觉遗憾。20世纪60年代上叶,为编写《篆刻》一书,我着力搜集各地印人资料,子奋先生为艺坛前辈,身居福州,猜想他可能对福建印坛了解较多,于是冒昧写信向他求助。先生很热情,不仅自己寄来数十方印拓,还开列了20余人的名单,每人均示以讯址及简短评语,使我对当年活跃于福建印坛的同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联系,他们提供了许多作品,有几位至今还保持着联系。
陈子奋先生字意芗,号无寐,凤叟等。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5月11日生于福州乌石山下一个教书人家。其父吉光先生是一位秀才,善书面。他自幼在父亲严谨的训导下而养成了忠诚老实的品德。13岁时,其父发现他有绘画才能,就指点他从临摹《陈老莲博古页子》、《任伯年六法大观》人手,并说:“画之技法需要笔墨,固必须习书;画的意境需要诗文增其情趣,所以必有文学修养。”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19岁那年父亲病逝,与老母幼弟相依为命,以卖画刻印维持家计,20岁后渐有声誉,受到林纾、陈衍、何振岱等名家的赏识,在他们的指导和熏陶下,艺事有了更大的进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子奋先生创作了不少成熟的作品,先后参加了巴黎、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其书法路子较宽,篆书专攻《孟鼎》《毛公鼎》《散氏盘》等,并受皖派邓石如,莫友芝畅达流走笔法的影响,婀娜多姿、古意沉着;隶书致力于《祀三公山》《张迁》、《礼器》等汉碑,并用篆法运笔,凝炼遵劲,耐人寻味;行楷初学颜鲁公,后学李北海而至魏晋碑刻,尤其尊重六朝碑刻,所作奇肆雄迈,常参以篆隶,古茂别致,自成家数。由于子奋先生精于篆书,所以篆刻也必然是水到渠成,他刻印不度墨稿,成竹在胸,游刃自如,因他早年在钟鼎上下过很多工夫,追求圆融藏锋,所以他的刀法也有“铸意”,于印林中别树一帜。
新中国成立后,子奋先生被选为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州市美协主席、国画研究会会长,他对党和人民充满着感激之情,有诗云:“智慧与心皆许国,申书虽老尚斑烂。”其胸襟坦然可见。一片许国之心使他怀有一种责任感,从而滋生了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他晚年所刻的一方葫芦砚铭文中曰:“笔墨非可娱,文字莫糊涂。”所体现的不仅是简洁风趣,富于哲理的文风,深深蕴涵的是老人一颗真诚的心。当年,当他得知我致力于推进纂刻的改革与创新,即来信给予鼓励说:“有碑于印学的传习与发展,其力不浅。”于党于国为大事,之于艺道,事虽细而精虑之怀亦大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