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对一个人的形象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是许多人的向往,但是偏偏事与愿违,许多人会出现脱发的困扰,特别是对一些男士,早早就出现谢顶、头发稀疏的情况。为什么男士更容易出现脱发呢?其实这是基因决定的,医学上称之为雄激素脱发,也叫做男性型脱发或遗传性脱发,顾名思义这种脱发类型与雄激素有着密切关系,我国男性发生率为21.3%,女性为6%。【1】当然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头发的生长,比如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某些疾病等等。今天我们就着重讲一下雄激素脱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什么是雄激素脱发

雄激素脱发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作用有关的脱发类型。通常表现为头顶部头发减少,发际线逐渐变稀、脱落,据研究,有25%的男性从20岁就开始有脱发的趋势,30%多的男性到35岁时就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脱发,50岁时大概85%的男性头发就会显著减少【2】。

二、为什么会出现雄激素脱发

1.遗传原因:雄激素脱发受多基因影响,具有遗传倾向。根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雄激素脱发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3】其中,父系明显高于母系。

2.与雄激素有关。男女都可以分泌雄激素,男性雄激素主要来源于睾丸,女性雄激素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合成以及卵巢少量分泌。雄激素可以被代谢为睾酮,那么导致雄激素脱发的罪魁祸首是不是睾酮呢?不是,研究表明幕后黑手是二氢睾酮,它是是从睾酮衍生出来的产物。大约5%的睾酮会被一种叫5α还原酶的催化剂转化成二氢睾酮。二氢睾酮体内含量很少,却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的能力是睾酮的几十倍。在我们体内前列腺和头皮这些地方二氢睾酮很活跃,在前列腺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增殖引起前列腺增生。而在头皮二氢睾酮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就会攻击毛囊细胞,导致毛囊萎缩,使得毛囊生长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最终使原本乌黑粗亮的毛发逐渐变成柔软纤细的毳毛,最终毛囊彻底萎缩消失,毳毛脱落,形成寸草不生的秃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雄激素脱发无药可救吗?

既然找到了病因,当然就有方法治疗或减缓雄激素脱发。由于雄激素脱发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直至秃发的过程,所以临床强调早期治疗和长期治疗。根据《2019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有外用和口服药物治疗,毛发移植、激光治疗等。

目前经过严格临床试验证明治疗雄激素脱发有效的药物只有两种。

第一种口服的药物叫非那雄胺,它能够与5α还原酶紧密结合,这样睾酮就没机会与5α还原酶结合,也就减少了二氢睾酮的产生,从根本上减少了二氢睾酮对毛囊的攻击。其实非那雄胺最开始是用于治疗前列腺肥大的,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现了它能防止雄激素脱发,试验表明大约86%的雄激素脱发使用非那雄胺后停止脱发,65%的雄激素脱发人群增加了头发生长【4】。

非那雄胺是药品的通用名,市场上患者反映效果比较好的有一种商品名叫百达英,它通过了国家仿制药治疗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也就是说可以与原研药达到几乎一样的效果,但价格却低很多,对于长期需要使用该药物的人来说更具有性价比。

第二种是外用的药物叫米诺地尔,这个药原本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些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该药物后发现身上毛发较之以前旺盛,于是它被改造成外用溶液,用于雄激素脱发。临床实验表明,有50%【5】的患者使用该药物后有一定效果。它的作用与二氢睾酮无关,可能是由于促进头皮毛囊血管舒张,刺激头发生长,所以有些人有效,有些无效,效果不如非那雄胺。

不管是口服药物还是外用,都必须终身每天使用才会有效,一旦停止,就又会逐渐恢复到脱发状态。

另外毛发移植也是治疗脱发包括雄激素性脱发的一种方法,但毛发移植具有创伤性,且价格较为昂贵,而且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比如头枕部能够提供足够的毛囊,4级以下的雄激素脱发才可以考虑毛囊移植。

还有激光治疗对部分雄激素脱发人群有效,效果因人而异,不是很确切,它主要是通过刺激头皮的血液循环,促进毛囊的生长和头发的健康。

总之雄激素脱发是一种遗传症状,通过药物治疗、植发等手段是可以治疗或减缓脱发进程的。除了这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做好头皮护理都是防治脱发的有效方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传统的防脱药物要谨慎使用,许多人最常使用的是何首乌,外用还好,内服的话就要特别谨慎。因为临床有大量案例报道,许多人为了防脱、治疗白发,吃生首乌、制首乌、首乌制剂,不仅没治好脱发问题,反而导致药物性肝炎,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