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5月19日,市生态环境局携手罗湖区政府成功开展以“深‘生’不息,万物‘野’有趣”为主题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守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之美,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圳”活力。副市长张华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上,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深圳本土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记录陆生原生脊椎动物651种,野生维管植物2218种;拥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161种。生态系统为市民带来更多民生福祉,深圳生态系统提供的气候调节服务可节能700亿度电;绿色生态空间提供超10亿人次休闲游憩服务;实现了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创下全国碳汇市场最高单价纪录;盐田小梅沙、大鹏龙岐湾EOD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

据透露,市生态环境局即将联合市城管局正式发布《生物多样性友好公园评价体系》,以城市公园为切入点,助力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香港、澳门、东莞、惠州的代表共同上台发起“红树林保护”倡议,呼吁更多相关方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活动上,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相关情况。

下一步,深圳将紧紧围绕“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继续推进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持续探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圳特色”路径,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共绘深圳万物共生、和谐共荣绿色画卷。